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分析,大黄鱼的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
(2)可用标志重捕方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

分析 据图分析,横坐标是时间,因变量为种群的增长率,0-b种群增长率先增加,b-c种群增长率减少为0,可知大黄鱼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且b点对应与种群$\frac{k}{2}$.

解答 解:(1)据图分析,横坐标是时间,因变量为种群的增长率,0-b种群增长率先增加,b-c种群增长率减少为0,可知大黄鱼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使种群的增长速率维持在最大,故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
(2)由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得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
(3)海洋鱼类由于食物不同,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对鱼类生活在哪个水层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食物.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牡蛎等,该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
故答案为:
(1)逻辑斯谛    b    (2)标志重捕     偏高
(3)垂直        (群落的)演替(或原生演替)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血浆和[③]组织液.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中含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3)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4)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也可由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调节作用于该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血糖降低还可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玉米幼苗的绿色(A)对白色(a)为显性.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观察其性状分离现象,用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做如下实验:将1 600粒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随机分成两份,其中800粒播在有光处,另800粒播在黑暗处,数日后种子萌发长出幼苗.
结果:在黑暗处长出798株幼苗,全部白色;而在有光处长出796株幼苗,有598株绿色和198株白色,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
(1)从理论上推断: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AA:Aa:aa=1:2:1
(2)从理论上讲所得幼苗表现型及比例是绿:白=3:1.
(3)上述实验结果是否符合(2)理论比例?若不符合,其原因是什么?不符合,性状的表现在受基因控制的同时也受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
(4)若将实验目的改为“探究光对叶绿素生成的影响”,则:
①实验材料应选基因型为A(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的玉米种子.
A.AA  B.Aa      C.aa  D.以上三种均可
②设计对照实验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将基因型相同、数量相等的两份种子分别种在有光和无光(黑暗处)的环境中,观察对比种子萌发后的幼苗表现型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请回答:
(1)当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冲动到达a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电位变化的原因是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2)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f→d→c→a→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
(3)甲、乙患者神经系统受损,但都能产生尿意,产生尿意的中枢在大脑皮层.甲出现尿失禁,推测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d( 填字母)部位;乙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推测其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的c(填字母)部位.
(4)正常人排尿过程中,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并使收缩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右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10-8mol/Lmol/L,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抑制.
(2)若想培养出无根豆芽,配置的生长素溶液的最适浓度是10-8mol/L.
(3)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具有两重性;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茎芽对生长素敏感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茎芽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C.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D.可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来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中DNA的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菠菜叶无水乙醇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C洋葱根尖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1)A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B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划滤液细线次数太少(或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3)在做C组实验时,甲同学换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时发现所有细胞能看清细胞核,但看不到染色体,可能原因是表皮细胞不分裂;若所有操作规范、正确,乙同学能否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不能.丙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图象,若要在高倍镜下看清视野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①②.
①视野选择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桑格、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B.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C.毕希纳--脲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D.鲁宾、卡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结合下列曲线,分析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 曲线②可表示细胞呼吸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 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D. 曲线①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含水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