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只有发生兴奋时,突触小体内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 |
B. |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电位表现为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 |
C. |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 |
D. |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基础 |
分析 1、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传递需要通过突触结构、只能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答 解:A、突触小体只有发生兴奋时才能释放神经递质,而合成神经递质可发生在兴奋时或静息时,A错误;
B、当神经细胞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错误;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方式单向传递,C错误;
D、当神经纤维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K+的外流有关,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基础,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的知识,考生识记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和原理、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理解“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
A.同源染色体间 B.姐妹染色单体间
C.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非同源染色体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是因为单倍体的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
B. | 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 |
C. | 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 |
D. | 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水稻一般没有稻穗、米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生物种类 | A | B | C | D | E |
单位面积农药含量(毫克) | 0.045 | 0.024 | 0.003 | 0.145 | 0.009 |
A. | C→E→B→A→D | B. | E→D→C→B→A | C. | D→A→B→C→E | D. | A→B→C→D→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如果1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精巢 | |
B. | 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有8条 | |
C. | 要鉴定图中1的某成分,鉴定试剂可能是双缩脲试剂 | |
D. | 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 |
B. | 果糖、蔗糖和麦芽糖都具有还原性 | |
C. | 氨基酸、甘油和葡萄糖都不能水解 | |
D. | 一般情况下,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