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材料: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材料一中“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和材料二中“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都说明种群间产生了生殖隔离.
分析题图: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为4种(缺少基因型VaVb).
解答 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1)材料一中“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材料二中“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也说明这两个种群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
(2)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这说明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结果.
(3)基因库是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在材料二中,种群中个体数减少,这会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变小.
(4)Va的频率=$\frac{200+50×2+100}{600×2}$×100%≈33%.
故答案为:
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1)D
(2)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3)基因库
(4)33%
点评 本题结合材料和题图,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多样性及种群基因频率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出它们的共同点;其次要求考生能分析题图,根据图中信息,计算出种群中Va的频率.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二下阶段性测试四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巴氏芽孢杆菌是一类具有较高脲酶活性,能够分解尿素,并广泛分布在土壤、堆肥以及污水中的兼性厌氧性细菌,它在强碱性培养液中生长良好。这种细菌能够将氮肥中的尿素分解成氨态氮被植物吸收,对土壤的肥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巴氏芽泡杆菌从被称作“微生物天然培养基”的 中分离出来的,可采用 的固体选择培养基,置于 中培养。
(2)培养瓶培养一段时间后,菌体会沉入下层,为了测定菌液中的活菌数一般采用 法接种。吸取培养瓶中菌液时要先 ,如果没有进行这样的处理,直接吸取进行测量,会造成结果 ,原因是 。(至少写出两点)
(3)实验结果表明,巴氏芽孢杆菌培养时单位体积培养液中菌体数随时间先增加后减少。培养后期巴氏芽孢杆菌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是 。(至少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浙江省高二下第十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株基因型为Aa的烟草植株,其花药培育成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一次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为
A.二倍体,基因型是AA或aa B.二倍体,基因型是AAaa
C.四倍体,基因型是AAaa D.单倍体,基因型是A或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201、B-201 | B. | A-202、B-202 | C. | A-201、$\frac{B-201}{2}$ | D. | A-202、$\frac{B-20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8}$ | B. | $\frac{1}{4}$ | C. | $\frac{1}{12}$ | D. | $\frac{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碘液 | B. | 斐林试剂 | C. | 苏丹Ⅲ试剂 | D. | 双缩脲试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浙江省高二下第十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表示出入细胞的物质,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A. 渗透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胞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