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分)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产量。

(1)如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生理过程,则图中X所代表的物质是 ;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③过程的反应式为

(2)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乙所示的结果,据图分析:

①当光照强度大于7klx时,15℃与25℃条件下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分别为M1和M2,则他们的大小关系是M1 M2。

②请在图丙中绘出5℃—35℃条件下该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不考虑光照强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的A-T碱基对越多,热稳定性越强
B.若某DNA分子含碱基A100个,则其第3次复制,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700个
C.若一段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则可能的碱基排列方式有4100
D.一个15N标记的DNA分子,在14N环境中复制n代后,Fn代中,只含15N的 DNA分子为0个,含14N DNA分子为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画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1)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已萌发1、5、9天的大豆种子蛋白质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现配的斐林试剂,振荡均匀后,水浴加热,观察各试管的颜色变化.
A、错误1及更正: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试剂B
B、错误2及更正:直接观察颜色现象
(3)实验现象: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
(4)实验结论: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1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图2为卡尔文循环示意图.请回答:

(1)若用该实验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时,可通过改变台灯与装置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量筒收集的气体体积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两种形式表示.
(2)该实验装置还可以用于探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至少答出两种)等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3)图2中的“X”表示五碳化合物,在光照条件下,与CO2结合形成六碳分子,再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接受来自ATP的磷酸基团和NADPH的还原而形成三碳糖,该三碳糖由C、H、O(填元素符号)组成.
(4)卡尔文循环产生的三碳糖大部分(填“大部分”或“少部分”)经过复杂的变化,再生为“X”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单克隆抗体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用H7N9病毒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过程③常用的方法是

(2)向小鼠体内注射抗原蛋白后,使小鼠产生 免疫。从小鼠的体内分离出来的细胞I是 ,细胞Ⅱ应具有的特点是

(3)体外培养细胞Ⅱ,首先应保证其处于 的环境,其次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温度。培养箱充入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4)对于转基因成功的细胞Ⅱ还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 检测。

(5)若要预防H7N9禽流感,可用图中的 作为疫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表示最适浓度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

C.浓度大于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植物某器官,因受到抑制导致该植物不生长

D.若图中所示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该植物芽生长的影响,若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S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分别给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C.用烟草花叶病毒的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弱的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年湖北省高三8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在晚间用大约550 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②据图可知,用白光中450 nm左右波长的光比白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在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胡萝卜素的印记在最上面④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⑤C3的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

A.②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安庆八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图1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可对应图3中的AB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