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葡萄糖异构酶经固定化后,可用于工业化生产高果糖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戊二醛是一种交联剂,能与葡萄糖异构酶通过化学键交联。将酶液、 戊二醛溶液先后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 用注射器将混合液注入到_______溶液中可得到凝胶珠粒,此过程所用的固化酶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藻酸钠的浓度影响会到凝胶珠粒的形状,若珠粒呈“蝌蚪”状,有明显的拖尾现象,说明_________,此珠粒中固化酶活力较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3)1个葡萄糖异构酶活力单位常定义为每分钟产生 1μmol_________所需的酶量。下图是温度对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化酶和游离酶活力的影响曲线,该曲线表明______________。
(4) 在用葡萄糖异构酶凝胶反应柱生产高果糖浆时,若糖液在1次流经反应柱后果糖的浓度低于产品标准,对此你提出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答出2点)。
【答案】CaCl2 CaCl2包埋法、 化学结合法 海藻酸钠浓度过高 (交联后的)葡萄糖异构酶易从海藻酸钠中漏出 果糖 固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时, 固化酶的酶活力高于游离酶 增加葡萄糖异构酶凝胶的装载量(或凝胶柱高); 降低糖液流速;将流出液再次加入反应柱;更换直径较细的柱筒等
【解析】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技术是指将酶或细胞固定于载体上,便于与反应物分离,并能重复使用的技术,固定化酶一般采用化学结合法,固定化细胞多采用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如用海藻酸钠进行包埋。固定化酶固定的是一种具体的酶,不能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与直接使用酶相比,固定化酶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
(1)戊二醛是一种交联剂,能与葡萄糖异构酶通过化学键交联。将酶液、戊二醛溶液先后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用注射器将混合液注入到CaCl2溶液中可得到凝胶珠粒,此过程所用的固定化酶方法为CaCl2包埋法、化学结合法。
(2)海藻酸钠的浓度影响会到凝胶珠粒的形状,若珠粒呈“蝌蚪”状,有明显的拖尾现象,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此珠粒中活化酶活力较低的原因是:交联后的葡萄糖异构酶易从海藻酸钠中漏出,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此种固定化酶技术具有的优点是酶可以回收,能进行反复利用;节约成本;酶与产物分离等。
(3)高果糖浆生产需要的酶是葡萄糖异构酶,1个葡萄糖异构酶活力单位常定义为每分钟产生1μmol果糖所需的酶量。通过分析温度对相对酶活力影响的曲线图可知,固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温度相同,均对应横坐标上同一点,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时,固化酶的酶活力都高于游离酶。
(4)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酶促反应相比,固定化酶的不足之处是与底物接触面积减小;产物不易扩散;单位时间内反应速率相对低或酶的活力降低等。改进方案主要有增加葡萄糖异构酶的装载量;降低糖液流速;将流出液再次加入反应柱;更换直径更细的柱筒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细胞周期中有一系列的检验点对细胞增殖进行严密监控,确保细胞增殖有序进行。周期蛋白cyclin B与蛋白激酶CDK1结合形成复合物MPF后,被激活的CDK1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周期蛋白cyclin E与蛋白激酶CDK2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被激活的CDK2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上述调控过程中MPF的活性和周期蛋白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抑制cyclin B基因的表达或CDK1的活性都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检验点
B.cyclin E可能与细胞内染色质螺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密切相关
C.若将G2期和M期细胞融合,则G2期细胞进入M期的时间会提前
D.蛋白激酶CDK2可能参与了中心体复制的起始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是细胞免疫,⑤为效应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
B.细胞⑤不会攻击自身带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巨噬细胞
C.若该过程为初次免疫,还需要巨噬细胞和辅助性 T 淋巴细胞的参与
D.细胞⑤释放的淋巴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MHC 复合体结合,使靶细胞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I、II、III、IV、V代表不同生物类群,①②代表相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I、II、III、IV、V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该生态系统通过捕食关系构成的联系是I→II→III→IV
C.经过②过程释放的能量会重新经过①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D.碳元素在I、II、III、IV、V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两个家族中有关甲(基因为A、a)和乙(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若I1无乙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I3、I4和II9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I8和II7都含a基因的概率是1/9
C.II1和II9都含b基因的概率是1/2
D.II6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ATP的产生途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O2由肺泡壁细胞进入红细胞,会大量消耗ATP
B.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a形成的ATP的量远远小于b
C.绿色植物通过b过程形成的ATP可直接用于根细胞吸收Mg2+
D.①、②从物质和能量上看都可成为互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细胞呼吸示意图,图乙是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阶段①③④⑤可发生在酵母菌细胞中
B.阶段①④⑤均放出大量能量
C.阶段④在乙图中a处发生
D.阶段⑤生成的水中的氧来自于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根据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疫情发展迅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可以快速有效的对病人及疑似患者的诊断提供直接证据。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仪,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累积(以Ct值表示)来确定样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科学家先将病毒RNA逆转录,再将得到的cDNA进行扩增得到了大量DNA片段。
(1)过程①中,需要使用________酶。
(2)过程③中,需要设计________种引物,且设计时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________,而造成引物自连。
(3)采集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咽部细胞样本提取核酸进行上述过程,若经逆转录获得了1 个cDNA,则在过程③中经10次循环后,得到的DNA数量为________个。每一个扩增出来的DNA序列,都可与预先加入的一段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扩增出来的靶基因越多,观察到的Ct值就越________。
材料二:应对不断蔓延的新冠肺炎,目前最好的方式仍然是接种疫苗。新冠病毒表面布满像皇冠一样的刺突蛋白(由S基因控制合成)。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可以通过模仿这些刺突蛋白,从而触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响应。下图表示疫苗的三种制作原理。
(4)如果利用基因工程研制新冠病毒疫苗,应选择________作为目的基因,以便用于后续操作。过程②表示构建________,其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过程③需要用________处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某科研团队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末端,获得了L1-GFP融合基因(简称为甲),并将其插入质粒P0,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1,其部分结构和酶切位点的示意图如下,图中E1~E4四种限制酶产生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0时,使用了两种限制酶,这两种酶是______。使用这两种酶进行酶切是为了保证 ______,也是为了保证______。
(2)将P1转入体外培养的牛皮肤细胞后,若在该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牛的皮肤细胞中完成了_____和______过程。
(3)为了获得含有甲的牛,该团队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将能够产生绿色荧光细胞的_____移入牛的______中、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
(4)为了检测甲是否存在于克隆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某同学用PCR方法进行鉴定。在鉴定时应分别以该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______(填“mRNA”“总RNA”或“核DNA”)作为PCR模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