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生物兴趣小组以苹果为材料开展细胞中DNA含量测定研究,主要实验流程如图,其中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具有破坏细胞膜和核膜、使蛋白质变性等作用,苯酚和氯仿不溶或微溶于水,它们的密度均大水.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中苹果组织研磨前先经液氮冷冻处理的主要优点是充分破碎植物细胞.在常温条件下,也可向切碎的组织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再进行充分搅拌和研磨.
(2)根据实验流程可推知,步骤③、④所依据的原理是DNA不溶于苯酚、氯仿,而蛋白质等杂质能溶.
(3)步骤⑤加入2~3倍体积的95%乙醇的目的是使DNA析出,同时去除部分蛋白质等杂质(提取杂质较少的DNA).
(4)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DNA鉴定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取1支20mL试管,向其中先后加入2mol•L-1的NaCl溶液5mL和少量絮状DNA沉淀,用玻棒搅拌使其溶解.
②向试管中加入4mL二苯胺试剂,混匀后将试管置于50~60℃水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请指出上面实验步骤中的两个错误:水浴温度应为“沸水浴”、缺少对照组.
(5)兴趣小组成员还以同种苹果的不同组织器官为材料,测定不同组织细胞中DNA的含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值为每克生物材料干重中DNA含量):
组织器官韧皮部形成层冬芽秋梢嫩叶成熟叶片
含量/μg•g-180.00150.00160.00120.0070.00
试从细胞分裂的角度,解释不同生物材料中DNA含量差异明显的原因形成层、冬芽、嫩叶等部位的细胞分裂旺盛,DNA复制使得细胞中DNA含量较高.

分析 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对于DNA的粗提取而言,就是要利用DNA与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
1、DNA的溶解性
(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会变性.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
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解答 解:(1)从植物细胞中提取DNA首先需要破碎细胞,因此步骤①中苹果组织研磨前先经液氮冷冻处理能够充分破碎植物细胞.在常温条件下,也可向切碎的组织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再进行充分搅拌和研磨.
(2)分析题意可知,“苯酚和氯仿不溶或微溶于水,它们的密度均大水”,而DNA能够溶于水,而离心后获得的是上清液(其中含有DNA),由此可推知,步骤③、④所依据的原理是DNA不溶于苯酚、氯仿,而蛋白质等杂质能溶.
(3)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步骤⑤加入2~3倍体积的95%乙醇能够使DNA析出,同时去除部分蛋白质等杂质(提取杂质较少的DNA).
(4)DNA鉴定需要沸水浴加热,并且鉴定过程中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5)分析表格可知,形成层、冬芽、秋梢嫩叶的DNA含量较高,而韧皮部、成熟叶片的DNA含量较低,从细胞分裂的角度来看,形成层、冬芽、嫩叶等部位的细胞分裂旺盛,DNA复制使得细胞中DNA含量较高.
故答案为:
(1)充分破碎植物细胞  洗涤剂和食盐
(2)DNA不溶于苯酚、氯仿,而蛋白质等杂质能溶
(3)使DNA析出,同时去除部分蛋白质等杂质(提取杂质较少的DNA)
(4)水浴温度应为“沸水浴”缺少对照组
(5)形成层、冬芽、嫩叶等部位的细胞分裂旺盛,DNA复制使得细胞中DNA含量较高

点评 本题考查了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注意点,能够通过题干信息确定实验中各步骤的目的,明确DNA鉴定需要水浴加热,并能够结合题干要求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蓝莓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视力、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请回答下列用蓝莓制作果酒和果醋的有关问题:
(1)制酒中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发酵开始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酵母菌可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制酒过程中可在酸性条件下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检测酒精从存在,检验后颜色变成灰绿色.
(2)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环境条件是糖源缺少(填“充足”或“缺少”).酿制成功的蓝莓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其原因是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夏天温度较高,导致醋酸杆菌大量生长产生醋酸).
(3)酿制蓝莓果酒时,不不需要对蓝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
(4)为鉴定蓝莓果酒是否酿制成功,除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尝、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图表示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其中酶分子上的变构位点与某种物质结合后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酶1所催化的反应属于合成反应
B.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说明酶1不具有专一性
C.酶1与产物B结合后无活性,可避免产物A过多
D.酶1与产物B结合后无活性,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白鼠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常用的实验对象.电刺激小白鼠会使之产生逃避反应.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频次增加而减弱.导致该现象的关键因素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的原因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减少
(2)在逃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肾上腺髓质合成并分泌的肾上腺素明显增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且使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一段时闯后小白鼠体温恢复正常,这是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量和散热量.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3)研究表明环境激素可沿着食物链传递进入小鼠体内,作用于靶细胞(器官) 后可干扰精子生成,从而使其生育能力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有研究者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在维甲酸作用下,编码神经特异性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在适宜条件下也可通过诱导使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B.神经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含有的DNA和RNA相同,蛋白质不同
C.维甲酸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
D.胚胎干细胞在体外适宜条件下培养会发生只增殖不分化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获得新物种
B.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杂种细胞再生细胞壁的过程中,高尔基体比较活跃
D.获得的杂种植株一定能够表现亲本的优良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关人和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会使血浆pH明显下降
B.切除垂体,人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
C.某同学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后,葡萄糖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D.人在紧张情况下,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压升高,这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葡萄藻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单细胞绿藻.为了探索培养绿藻中的葡萄藻品系B-1、B-2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条件,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葡萄藻细胞中直接影响净光合速率变化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2)从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在光照强度达到400μmol•m-2•s-1前,两种品系的葡萄藻净光合速率主要是受到叶绿体内产生的ATP和[H](物质名称)限制.当光照强度超过1600μmol•m-2•s-1时,品系B-2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填“下降”或“上升”)的更显著.
(3)单独培养品系B-1时,若间隔一段时间,向培养液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其快速生长的原因主要有降低pH(或维持适宜pH)、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
(4)图2表明:pH从7.0提高到8.0时,品系B-1的敏感性更小.图3表明:品系B-2对盐度的敏感性更大.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角度考虑,实验人员最可能在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适宜,且为pH<7(或“酸性”)、盐度为0~0.1(或“淡水”)的水体中发现葡萄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重庆一中高三下学期10月月考试卷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降低,这肯定是协助扩散的结果

B.培养液中尿素含量升高,推测其是细胞代谢的产物,且能过膜

C.氨基酸和葡萄糖都能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D.转氨酶在肝细胞内,正常情况下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则是细胞胞吐作用排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