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甲图中,①②分别表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 |
B. | 根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判断乙图中的a、c为兴奋部位 | |
C. | 乙图中在神经元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都是由b流向a、c | |
D. | 甲图中的①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上进行单向传导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灰质,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解答 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②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A错误;
B、由于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若乙图表示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a、c为未兴奋部位,B错误;
C、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间,膜内侧的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膜外侧的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所以乙图中在神经元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都是由b流向a、c,C正确;
D、甲图中的①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上传导和传递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反射弧和神经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中,哪项不是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例子( )
A.各种环境因子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使生物产生适应性
B.光合生物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大气的无氧气状态,并逐渐形成富含氧气的大气和对生物有保护作用的臭氧层
C.氧气的积累是需氧型生物出现和大发展的前提条件,需氧型代谢使生物的生命活动更加活跃,进化速度加快
D.地壳中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组别 | 处理方法 | 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 |
甲 | 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 | 50% |
乙 | 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 | 70% |
丙 | 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 | 94% |
丁 | 光照时间为135s | 100% |
A. | 光照相同的时间,甲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少于丙组 | |
B. |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某些过程不需要光照,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 | |
C. | 该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与光反应无关 | |
D. | 实验中叶绿体产生的ATP和[H]没有被光照时的暗反应全部消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接种物 | 总人数 | 癌前病变人数 | |
A (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 A1 | 对照剂 | 7863 | 83 |
A2 | 疫苗 | 7848 | 4 | |
B (接种前检出HPV DNA) | B1 | 对照剂 | 1125 | 126 |
B2 | 疫苗 | 1121 | 1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神经纤维内部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兴奋 | |
B. | 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
C.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移动的方向相反 | |
D. |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同一细胞其生物膜中膜结构上的载体相同 | |
B. | 小鼠体细胞结构中具有双层磷脂分子的有: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 | |
C. | 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内陷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 |
D. | 蓝藻因其没有膜结构和染色体,故属于原核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