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E:       和F:       ,分别在                  中进行。
(2)图中A是         ,其功能是主要吸收     光和      光
(3)在E阶段中物质的变化有:将水分解成B:     和[H]。
(4)光合作用中,E阶段和F阶段利用的能源分别是                      

(1)光反应   暗反应   类囊体薄膜(基粒)    叶绿体基质
(2)叶绿体中的色素  红  蓝紫
(3)O2
(4)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解析试题分析:
(1)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图中E为光反应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F为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
(2)A代表叶绿体中的色素,功能主要是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
(3)光反应阶段,水分解成氧气和[H]
(4)光反应阶段利用的能源是光能,暗反应利用的能源是ATP。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仔细观察下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上面实验中把琼脂块放在胚芽鞘切段的右侧,结果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验证的激素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   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中的   ,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3)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   细胞,小部分形成   细胞。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H7N9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   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更易感染H7N9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   
(4)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细菌,在饮用水的检测中常用它作为水源是否受到污染的指示菌,在遗传学上常作为实验材料,在基因工程中常用它作为受体细胞,为人类的健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请回答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问题:
(1)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渗透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条件。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易培养、____________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___(填“消毒”或“灭菌”);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______________。
(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___________稀释。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  _______________。
(5)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且都为完全显性的关系,显性基因。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

(l)开黄色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的花色表现型是____。
(2)现有和AABB、aaBB和aabb三个纯种报春花品种,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
①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②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自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然后选择开黄花植株的种子混台留种;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3)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
②报春花的雌蕊和雄蕊不等长,自然状态下可以进行异花传粉。为了让F2自交应该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2植株中开黄花的占_________,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予中黄色纯合子占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生产药物及培育无病毒的植物等。据图甲、表乙回答问题.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吲哚乙酸
0
3ppm
3ppm
0.03ppm
0
细胞分裂素
0
0.2ppm
0.002ppm
1.0ppm
0.2ppm
花芽生长状况
仍是组织切块
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愈伤组织分化出嫩芽
稍生长
表乙: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1)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是            、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无菌、适宜的温度等。
(2)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相关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裹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胚状体的形成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甲中[ ]          [  ]         过程(括号内填标号)。
(3)生产实际中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主要原因是                                                                        
(4)从表乙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两种重要物质。其中,新芽形成的必须条件是                            ;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过程中,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起重要作用,下图所示为“下丘脑—垂体系统”。请回答:
 
(1)下丘脑中相邻神经元之间通过________结构完成兴奋的传递,兴奋通过该结构时,发生的信号形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人因感冒而大量饮水,会导致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下降,感受这一变化的部位是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将信号传送至垂体使ADH的释放量________,尿量增多。图中ADH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A.B的分泌量均会增加,以调节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其中激素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B作用的靶细胞为_____________,激素B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问题。

(1)维持图1所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需将装置放在温度和有光照的地方。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2)图2中甲对应的生物是图1中的             。图2中的           对应的生物是图1中的鲤鱼。
(3)图2的甲→丁中碳的流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文字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Ⅰ.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