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解:
图甲中,①是叶绿体的内膜和外膜,②是叶绿体基质,③表示基粒;由于类囊体中的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因此绿光被反射,导致叶片呈绿色.
图乙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A表示[H],过程②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
图丙中,a、b植物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中可以看出与b植物相比,a植物光的补偿点和饱和点低,说明a植物适于在弱光下生长.
解答 解:(1)题图甲中①是叶绿体外膜和内膜;②是叶绿体基质;③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绿光因为吸收最少而反射出去.图乙表示暗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即图甲的②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消耗水,进行水的光解,暗反应阶段C3被还原的过程中产生水,所以分别发生在③和②中.
(2)题图乙中A表示还原氢,作用是还原C3,题图乙中①表示的过程是二氧化碳的固定,题图乙中②表示的过程是C3的还原.
(3)题图丙中光照强度为Z时,a、b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分别是8mg•m-2•h-1、6mg•m-2•h-1,则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分别是10mg•m-2•h-1、7mg•m-2•h-1(可以代表葡萄糖的制造速率),所以a、b植物制造葡萄糖的速率之比为10:7.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当每小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每小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大于0时,才能使b植物处于生长状态,由题图可知,平均光照强度在Xklx以上时,每小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每小时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大于0.
(4)25℃为a植物光合速率所需的最适温度,而呼吸速率的最适温度是30℃,所以若将温度提高到30℃,a植物的光合速率将下降,呼吸速率将上升,题图中P(光补偿点)、M(光饱和点)点的位置理论上的变化分别是向右移、向左下移.
故答案为:
(1)③蓝紫光和红橙光 ②③、②
(2)还原C3 二氧化碳的固定
(3)10:7 X
(4)右移 左下移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题图曲线,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综合解答问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甘肃平凉庄浪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一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身高完全由基因控制 | B. | 决定身高的基因之间无相互作用 | ||
C. | 环境对身高没有影响 | D. | 身高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胰岛素都需要借助囊泡进行精确运输并最终释放到内环境中 | |
B. | 神经递质的产生都需要经过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才能进入囊泡 | |
C. | 浆细胞中含有抗体的囊泡膜都需要经过融合不断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 |
D. | 淋巴因子产生并发挥作用都需要囊泡的精确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 |
B. | 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 |
C. | 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大脑皮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 |
D. | 单侧光照→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合成增加→向光弯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 | |
B. | 验证酶的专一性可选用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和碘液 | |
C.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 |
D. |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NaOH进入不同体积琼脂块的速率相同而效率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图可知,GA和CK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激素 | |
B. | 通过3、4组对照可以看出,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促进作用 | |
C. | CK并不单独对萌发起作用,它在种子萌发时起到抵消ABA的作用 | |
D. | 由模型可知: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植物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