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某同学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新鲜姜汁,观察结果如表:
温度(℃)20406080100
结果15min后
仍未凝固
1min内
完全凝固
1min内
完全凝固
15min后
仍未凝固
15min后
仍未凝固
根据以上结果,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新鲜姜汁可能含有一种酶,该酶能使牛奶凝固
B.100℃时未凝固,是因为髙温破坏了酶分子中的肽键
C.100℃的牛奶与姜汁混合后,冷却至40℃会发生凝固
D.使牛奶凝固的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

分析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 解:A、题干中“用曾煮沸的姜汁(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已经失去活性)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以及在20℃和100℃时,15min后牛奶仍然未有凝固现象,所以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凝固,A正确; 
B、高温只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不能使肽键断裂,B错误; 
C、100℃的牛奶与姜汁混合后,冷却至40℃姜汁中的酶仍具有活性,会使牛奶发生凝固,C正确;
D、使牛奶凝固的最适温度存在于40℃和60℃,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得到最适温度,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姜撞奶为素材,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和探究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特别是温度,能结合题干信息“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和实验设计的原则,对选项作出准确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组实验:A组(20℃)、B组(40℃)和C组(60℃),一定反应时间后,各组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的化学本质可能是蛋白质
B.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
C.在t2时,若给C组增加底物,产物总量会增加
D.在t3之前,若将A组温度提高10℃,酶促反应速度会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在B点达到最高值,限制反应速率增高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
(3)在A点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在C点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变,产物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给人体注射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病毒的感染,流感疫苗的作用是(  )
A.增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B.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特异性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C.特异性识别并清除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
D.提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免疫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阶段Ⅰ生成的NADP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D.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Ⅲ的部分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联考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表明植物在3种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消耗CO2的情况.分析在﹣5℃~0℃和20℃~30℃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分别是( )

﹣5℃~0℃温度范围

20℃~30℃温度范围

A

温度和光照强度都是限制因素

温度和光照强度都不是限制因素

B

温度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

温度不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强度是限制因素

C

温度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

温度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

D

温度不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强度是限制因素

温度是限制因素而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机制而荣获2006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常的mRNA称为正义RNA,而与正义RNA互补配对的RNA称为反义RNA,正义RNA与反义RNA混合后生成双链RNA(dsRNA),正是dsRNA导致产生了RNA干扰现象(RNAi现象).dsRNA在生物体内是存在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经酶切后会形成很多小片段称为siRNA,这些小片段一旦与mRNA中的同源序列互补结合,会导致该mRNA失去功能,不能翻译产生蛋白质,也就是使基因“沉默”了.请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形成dsRNA的过程中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siRNA形成是因为酶切开了磷酸二脂键
C.若某DNA片段的非模板链为ATTGGC,则mRNA为AUUGGC,互补的RNA为UAACCG
D.RNAi作用会使核糖体无法与相应的mRNA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Ca2+通道在神经调节和肌肉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Ca2+通道内流,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
(1)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会(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2)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童偏髙,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
(3)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的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刺激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也会引起腿部肌肉的收缩,此时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4)“肉毒毒素美容”已成为时下流行的面部除皱方式.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分析其美容的原理肉毒毒素阻止Ca2+内流,影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导致面部表情肌松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B.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C.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D.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B细胞数量下降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