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小鼠骨髓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调控基因的控制,该调控基因位于细胞核中,为探究人宫颈癌细胞的该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中,科研人员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设计:

(1)该实验涉及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

①“用胰蛋白酶处理”,相当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的________过程,目的________。

②核质分离。

③________。

④取两个培养瓶分别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

⑤________,进行细胞培养。

⑥在显微镜下观察培养液中的细胞形态。

(3)预期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请根据甲、乙两瓶中细胞的形态是否发生明显变化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

  (2)①解离,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③取癌细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A,取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B,⑤取等量重组细胞A和重组细胞B,分别加入甲、乙两只培养瓶中

  (3)只有甲瓶细胞(重组细胞A)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调控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设计必修一生物(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71

法国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巴斯德对科学作出了许多贡献,以倡导疾病细菌学说、发明预防接种方法而最为闻名。此后他开始潜心研究发酵,证明了发酵过程是某种微生物作用的结果。他还证明了其他某种微生物的存在会使正在发酵的饮料变为次品。这使他很快认识到了某种微生物可在人体或动物体内产生不合要求的产品和作用。他提出如果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那么通过防止有害细菌进入人体就可以避免疫病,这看来是合乎逻辑的。因此巴斯德强调防菌方法对内科临床的重要性,有害细菌可以通过食品和饮料进入人体。巴斯德发明了一种消灭饮料中的微生物的方法(叫做巴斯德氏消毒法),这种方法在使用之处几乎把受污染的牛奶传染源彻底消除了。巴斯德是一位格外勤奋的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功劳簿上有许多仍有价值的小成果。就是他的而不是任何他人的实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微生物并不是自然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厌氧生活现象,即某些微生物能在无空气或无氧的条件下生存。巴斯德对蚕病的研究成果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想一想]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是否有所触动?你认为要想成为一名有所建树的科学家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美国生物学家Craig Venter宣布开发出了第一个由一个合成的基因组所控制的细胞。在这项研究中,Craig Venter博士等人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了蕈状支原体的基因组,然后将其植入到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山头支原体的细胞里,获得了全新的蕈状支原体,植入的基因组能调控这一细胞,新移植的基因组取代原基因组发挥作用,把寄主细胞转变成蕈状支原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蕈状支原体基因组即其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全套基因
B.寄主细胞转变成蕈状支原体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C.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细胞
D.这个合成的基因组一定是通过逆转录得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安徽省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Ⅰ.(12 分)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及其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图解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 支持 / 不支持 ) 萨顿的假说。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 4 对染色体 (3 对常染色体 ,1 对性染色体 ) 的事实 , 摩尔根等人提出以下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 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的情况 )

(2) 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力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以下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

( 说明 : 测交亲本中的红眼雌蝇来自于杂交实验的 F1 代 )

①上述测交实验现象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设 ,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充分验证其假设 , 请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 要求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和预期子代的基因型即可 , 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为 B、b 。提示:亲本从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取。 )

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预期子代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

Ⅱ.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的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F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                 ,可用__________处理F1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

(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表示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成为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_____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1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失),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生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

(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取该小偃麦的       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        期的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北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美国生物学家Craig Venter宣布开发出了第一个由一个合成的基因组所控制的细胞。在这项研究中,Craig Venter博士等人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了蕈状支原体的基因组,然后将其植入到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山头支原体的细胞里,获得了全新的蕈状支原体,植入的基因组能调控这一细胞,新移植的基因组取代原基因组发挥作用,把寄主细胞转变成蕈状支原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蕈状支原体基因组即其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全套基因

B.寄主细胞转变成蕈状支原体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C.这个合成的基因组一定是通过逆转录得到的

D.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生物学家Craig Venter宣布开发出了第一个由一个合成的基因组所控制的细胞。在这项研究中,Craig Venter博士等人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了蕈状支原体的基因组,然后将其植入到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山头支原体的细胞里,获得了全新的蕈状支原体,植入的基因组能调控这一细胞,新移植的基因组取代原基因组发挥作用,把寄主细胞转变成蕈状支原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蕈状支原体基因组即其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全套基因

B.寄主细胞转变成蕈状支原体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C.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细胞

D.这个合成的基因组一定是通过逆转录得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