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内容(  )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C.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B

解析试题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共同点是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均以可遗传变异作为进化材料,并由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不同点:①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机理,而现代进化理论克服了这一缺点。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着重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肯定正确的是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细胞质,N是细胞液
B.M中溶液的渗透压与蔗糖溶液渗透压相同
C.M的颜色变深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D.N空间的大小与L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项叙述与右图曲线基本符合的是

A.人体组织细胞中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
B.基因型为Aa的植物个体自交,a的基因频率随自交代数的变化趋势
C.抵抗力稳定性随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的变化趋势
D.酵母菌的呼吸速率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调查结果显示,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000和1/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依次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2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Y或AaXBY,Ⅲ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
C.III3的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来源于I1和I2,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来源于I4
D.Ⅳ1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l/60000和1/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然经历
D.每个新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历从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DNA分子经过透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籽粒饱满对籽粒皱缩为显性,控制他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籽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籽粒饱满植株杂交,下列关于F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8种表现型
B.高茎籽粒饱满:矮茎籽粒皱缩为15:1
C.红花籽粒饱满:红花籽粒皱缩:白花籽粒饱满:白花籽粒皱缩为9:3:3:1
D.红花高茎籽粒饱满:红花矮茎籽粒皱缩为9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