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DNA复制也是一个物质合成的过程,此过程需要的物质是( )
①酶 ②氨基酸 ③脱氧核苷酸 ④DNA ⑤ATP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下村脩、马丁??沙尔菲、钱永健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代表了绿色荧光蛋白研究上的三个里程碑。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材料一  下村脩196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的时候从一种水母身上分离出绿色荧光蛋白(GFP)。当时知道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它会发出绿色荧光。

材料二  科学家1992年克隆出了GFP基因,随后马丁??沙尔菲成功地让GFP基因在大肠杆菌和线虫中表达成功。之后,会发光的鼠、猪、猫、兔、蝌蚪、鱼也相继问世。下图是转基因绿色荧光鼠的培育过程:

材料三  钱永健通过改造GFP基因,相继制造出了蓝色(BFP)和黃色(YFP)的荧光蛋白。

(1)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需要通过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与体内DNA复制相比,PCR反应体系需加入        种引物和                    

(2)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材料二中,过程①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需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___________、             。过程④选择代孕母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                                                    

(5)材料三中,钱永健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这种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7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下村脩、马丁·沙尔菲、钱永健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代表了绿色荧光蛋白研究上的三个里程碑。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材料一 下村脩196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的时候从一种水母身上分离出绿色荧光蛋白(GFP)。当时知道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它会发出绿色荧光。
材料二 科学家1992年克隆出了GFP基因,随后马丁·沙尔菲成功地让GFP基因在大肠杆菌和线虫中表达成功。之后,会发光的鼠、猪、猫、兔、蝌蚪、鱼也相继问世。下图是转基因绿色荧光鼠的培育过程:

材料三 钱永健通过改造GFP基因,相继制造出了蓝色(BFP)和黄色(YFP)的荧光蛋白。
(1)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需要通过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与体内DNA复制相比,PCR反应体系需加入__________种引物和__________。
(2)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材料二中,过程①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需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__________。
(5)材料三中,钱永健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这种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称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7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下村脩、马丁·沙尔菲、钱永健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代表了绿色荧光蛋白研究上的三个里程碑。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材料一  下村脩196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的时候从一种水母身上分离出绿色荧光蛋白(GFP)。当时知道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它会发出绿色荧光。

    材料二  科学家1992年克隆出了GFP基因,随后马丁·沙尔菲成功地让GFP基因在大肠杆菌和线虫中表达成功。之后,会发光的鼠、猪、猫、兔、蝌蚪、鱼也相继问世。下图是转基因绿色荧光鼠的培育过程:

    材料三  钱永健通过改造GFP基因,相继制造出了蓝色(BFP)和黄色(YFP)的荧光蛋白。

(1)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需要通过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与体内DNA复制相比,PCR反应体系需加入__________种引物和__________。

(2)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A. 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 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 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 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材料二中,过程①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需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__________。

(5)材料三中,钱永健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这种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称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 题型:综合题

(8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下村脩、马丁•沙尔菲、钱永健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代表了绿色荧光蛋白研究上的三个里程碑。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材料一  下村脩196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的时候从一种水母身上分离出绿色荧光蛋白(GFP)。当时知道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它会发出绿色荧光。

材料二  科学家1992年克隆出了GFP基因,随后马丁•沙尔菲成功地让GFP基因在大肠杆菌和线虫中表达成功。之后,会发光的鼠、猪、猫、兔、蝌蚪、鱼也相继问世。下图是转基因绿色荧光鼠的培育过程:

材料三  钱永健通过改造GFP基因,相继制造出了蓝色(BFP)和黃色(YFP)的荧光蛋白。

(1)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需要通过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与体内DNA复制相比,PCR反应体系需加入        种引物和                    

(2)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材料二中,过程①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需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___________、             。过程④选择代孕母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                                                    

(5)材料三中,钱永健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这种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I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2009年12月7日,被誉为“人类拯救地球最后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共同协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请结合下列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途径①是指   作用;碳在②处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从大气进入   的速率与返回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

(2)导致CO2过量排放的主要原因是   ,另外,森林的过量砍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不仅使图中途径①有所减弱,而且被砍伐后的植物剩余部分在  

作用下,也能释放出CO2

II. 2001年,Schittek等科学家从人体汗液中分离得到一种称作Dermcidin(DCD)的人汗腺抗菌肽,这种物质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等的活性,有望成为替代普通抗生素的一类新型药物。研究人员已分离获得了控制DCD合成的基因。请据此回答问题:

(1)为了评估DCD的抗菌性,研究人员用大肠杆菌进行了抗菌实验。分别在未加入DCD的培养基和    的培养基中接种    。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基中的    ,确定该物质的抗菌效果。实验所用培养基为细菌生长提供的主要营养有   。在此基础上,培养基还需满足细菌生长对   、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应用PCR技术可以对DCD基因进行体外大量扩增。此过程需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反应体系中应提供模板、引物、    作为原料以及 酶。同时,通过控制   条件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理论上,若要将DCD基因转入其他生物,可将此基因与  连接构建形成重组DNA之后导入受体细胞,在此构建过程中需用到的工具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