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清水组检测结果为尿糖试纸呈棕色
B.加到试纸上的待测液体经加热后方能进行判断
C.实验中蛋白质溶液组和葡萄糖溶液组均为对照组
D.实验中分别从各试管吸取2mL待测液体加到葡萄糖试纸上检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幽门螺杆菌(含有脲酶)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纯化幽门螺杆菌时应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B.鉴别幽门螺杆菌时应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和缓冲物质
C.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做对照证明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
D.对幽门螺杆菌进行分离和计数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12月1日,《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正式实施。生活垃圾被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四大类。对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利用微生物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是常用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微生物对厨余垃圾的分解能力不同,科研人员在选取能高效降解厨余垃圾微生物的过程中,获得纯净微生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厨余垃圾含有较多盐分,在选取微生物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高盐配制成_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不耐盐的微生物会出现__________而致死的现象。
(2)堆肥过程可在露天进行,在发酵初期可在堆肥的某些部位进行打孔,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随着发酵的进行,堆肥温度在一段时间内会逐渐升高,其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研究人员欲探究温度对某菌株X的影响,可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__________来反映菌株处理厨余垃圾的能力,进而确定其所需的适宜温度条件。除盐度、温度对微生物分解能力的影响外,请列举两项影响微生物分解厨余垃圾的外界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列举两项进行垃圾分类或集中处理的益处: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是一种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
B.HIV的脂类膜来自宿主细胞,同时含有HIV特有蛋白质
C.HIV侵染宿主细胞后,其遗传物质将整合到宿主的DNA中
D.HIV可以感染脑细胞、巨噬细胞或辅助性T淋巴细胞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人的ABO血型,由三个基因即ⅠA、ⅠB和i控制。一对夫妇血型分别为A型和B型,生了一个O血型的儿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儿子O血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IA对i为完全显性,IB对i为完全显性
C.ⅠA、ⅠB和i基因分别决定红细胞表面的A抗原、B抗原和O抗原
D.若该儿子与A血型的女性结婚,生一个O型女儿的可能性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T2噬菌体、蓝藻、浆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它们的遗传物质中含氮碱基种类相同
B.均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C.它们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D.细胞周期会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善而缩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之间的比值与细胞代谢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降低光照强度将引起叶绿体中NADP+/NADPH的比值下降
B. 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质的过程会导致ATP/ADP的瞬时值减小
C. 将葡萄皮上的酵母菌转移到极低氧气浓度环境后,其CO2释放速率/O2利用速率之比不变
D. 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代谢离不开酶和ATP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酶能够降低底物分子从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均填某种状态)所需要的能量。若细菌体内的某种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则该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
(2)胰腺细胞能够分泌胰蛋白酶,该酶在细胞内合成时以没有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分泌到细胞外才被激活,其主要意义是__________。
(3)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时通常不选择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细胞膜上某种离子泵运输相应离子时,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会进一步增大,另外ATP能与该离子泵结合并发生水解反应,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遗传学知识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的变异不一定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
B.可遗传变异可能使其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
C.单倍体植物高度不育的原因是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D.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可形成适应对方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