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化学反应过程--同位素标记法 |
B、萨顿假说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的都是类比推理法 |
C、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
D、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构法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
B、1:1的性别比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 |
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 |
D、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若该图表示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规律性应答的结构;e可代表神经递质,当其作为某信息传递过程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产生感觉 |
B、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的免疫调节过程,c若是靶细胞,b能与c结合,则a一定是T细胞 |
C、若a、b、c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则a>b+c |
D、若表示减数分裂,b为次级精母细胞,则e异常分裂可形成XX染色体组成的c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组成珊瑚礁群落 |
B、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 |
C、该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
D、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选项 | 实验方法 | 实验目的 |
A | 用放射性碘元素标记甲状腺激素饲喂实验动物 | 证明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 |
B | 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表皮细胞 | 证明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够渗透失水 |
C | 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月季枝条的形态学下端 | 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
D | 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酒精处理吸水涨破的鸡血细胞滤液 | 去除滤液中的杂质,粗提取出DNA |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
D、t1~t2,t3一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受损部位膜内外的电位为外正内负 |
B、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不会偏转 |
C、静息电位的产生与膜对Na+通透性有关 |
D、若改为刺激b点,记录仪不会偏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 |
4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