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元素,主要用于植物体内合成(  )
A.纤维素和蛋白质B.核酸和蛋白质C.核酸和脂肪D.糖类和脂质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质的分类和组成元素,核酸、蛋白质的功能和组成元素,先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纤维素是多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核酸由C、H、O、N、P组成,蛋白质主要由C、H、O、N组成,脂质主要由C、H、O组成,脂肪由C、H、O组成.

解答 解:A、纤维素是多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A错误;
B、核酸由C、H、O、N、P组成,蛋白质主要由C、H、O、N组成,B正确;
C、脂肪由C、H、O组成,C错误;
D、糖类只含有C、H、O,脂质主要由C、H、O组成,D错误.
故选:B.

点评 对于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的比较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示部分细胞结构及细胞内外的多种蛋白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真核细胞,理由是该细胞具有双层的核膜.
(2)乙蛋白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其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直接能源物质供能时的反应式为ATP$\stackrel{酶}{→}$ADP+Pi+能量.
(3)丙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具有细胞之间的识别功能,若该细胞为癌细胞,丙的变化是减少.
(4)丁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性能的效果更显著.
(5)甲、乙、丙、丁四种蛋白质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四种蛋白质的基因碱基排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甲、乙两图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丙图所示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丁图所示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细胞所处时期对应丙图的BC段和丁图的c时期
C.乙图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丙图DE段和丁图的b时期
D.甲、乙两图细胞都有2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1)材料和用具:年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只,胰高血糖素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血糖测量仪等.
(2)方法与步骤:
A.将年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只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并记录它们的血糖含量.
B.用注射器给甲组鼠注射适量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给乙组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C.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并记录两组鼠的血糖含量.
(3)结果预测:甲组鼠血糖含量升高,乙组鼠血糖含量维持稳定.
(4)实验结论: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含量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观察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原理是:DNA+甲基绿呈绿色,RNA+吡罗红呈红色.
(2)检测还原糖的原理是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的沉淀.材料: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材料.
(3)叶绿体色素分离的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B.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C.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吸收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分化成熟的过程中吸水的主要方式不变
B.不同生存环境下的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一般不同
C.所有植物都必须依靠根尖吸水,并通过气孔失水
D.蒸腾作用强弱与光照、大气湿度等有关,但不受土壤条件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某种反射弧示意图,结合下述实验回答问题:
(1)电激(即电刺激)E,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电激B,结果A反应而E无反应.这表明图中A是效应器,E是感受器,而B和D分别是传出神经纤维和传入神经纤维.
(2)用有关字母和箭头写出神经冲动在整个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E→D→C→B→A.
(3)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设计实验方案,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相邻两种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双向还是单向的),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步骤:
①点刺激①处,观察A的变化;
②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结果和结论:
①若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若A有反应耳而②处无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
(4)在正常情况下,你认为神经冲动在一个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决定这一传导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冲动在突触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如图1:

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是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形成PLBs细胞,诱导外植体形成PLBs的过程称脱分化.
(2)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生长起始较快、快速生长时间较长、PLBS产量较高(写出两点).
(3)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PLBs的生长.若采用液体培养,推测添加适量的ABA可提高生物碱产量.同学们拟开展探究实验验证该推测,在设计实验方案是探讨了以下问题:
①ABA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因ABA受热易分解,故一定浓度的无菌ABA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养基经冷却灭菌后按比例加入.
②实验进程和取样:实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将样品(PLBs)称重(g/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实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75.
③依所测定数据确定适宜的ABA浓度和培养时间:当某3个样品(重复样)的PLBS重量和生物碱含量乘积的平值较大最大时,其对应的ABA浓度为适宜浓度,对应的培养时间是适宜培养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