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入一个密闭的三角瓶中,如图甲所示,在瓶口放一个测定瓶中CO2浓度的传感器,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内瓶中CO2浓度的变化.根据实验所测数据绘制曲线如图乙所示.

(1)如果图甲中的装置用于在适宜条件下测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应首先将该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此时测得数值表示的是呼吸作用速率:之后再将装置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此时测得的数值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或“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
(2)由乙图可知,25分钟后测得CO2浓度保持不变,其原因是呼吸作用速率与光合作用速率相等(或“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相等”):此时该植物的根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叶绿体基质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若持续维持该状态,植物不能 (能/不能)正常生长.
(3)欲使该植物能够继续正常生长一段时间,可将试管中蒸馏水换成含适宜浓度NaHCO3的营养液.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每分钟使瓶中的CO2增加1mg/L,有光时对CO2的利用速率与乙图第10min时相同,一昼夜(12h恒定光照,12h黑暗)后,瓶中O2的增加量为1571mg/L.

分析 据图分析:在白天有光照时叶片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而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 解:(1)将该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绿色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此时测得数值表示的是呼吸作用速率;再将装置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即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故此时测得的数值表示的是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即净光合速率.
(2)呼吸作用速率与光合作用速率相等时,CO2浓度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ATP,所以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生叶绿体基质进行的暗反应把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持续维持该状态,植物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不能正常生长.
(3)有光时对二氧化碳的利用速率与以乙图第10分钟相同,也就是说,在10分钟的时间里一共利用了50mg/L的二氧化碳,那么12小时里光合总共消耗的二氧化碳量就是12×6×50=3700mg/L(注意:10分钟的变化量为50,则12小时的变化量就是72分钟).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知12小时光合一共产生的氧气量为3700×6×32÷6×44=$\frac{28800}{11}$(12小时光合一共产生的氧气量),同时根据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可知,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6×32×24×60×1÷6×44=$\frac{11520}{11}$,所以瓶中O2的增加量为$\frac{28800}{11}$-$\frac{11520}{11}$=1571(有小数点).
故答案为:
(1)呼吸作用速率   净光合速率(或“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
(2)呼吸作用速率与光合作用速率相等(或“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相等”)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不能
(3)1571

点评 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是常考的考点,要想掌握的扎实,需要会画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可以根据图形进行分析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含量的变化.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形态、结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生命系统通过各个层次的信息和反馈调节等活动维持其自身稳定,执行其正常功能.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

(1)图1的⑨是细胞膜,此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2)研究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美国科学家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以这种细胞作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的膜结构,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3)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禽流感病毒与图1中结构③(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4)若图1所示的分泌物是抗体(免疫球蛋白),该细胞核内何种结构被破坏,上述抗体合成阶段将不能正常进行?⑤(填序号),原因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被破坏,不能形成核糖体,抗体蛋白的合成不能正常进行.
(5)若图1所示的分泌物是胰岛素,写出胰岛素在产生、运输、加工、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膜结构②⑦⑨(填序号).
(6)图2中结构②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7)如图3为胰腺细胞分泌某蛋白质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请据图画出该蛋白质分泌后相应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内填图中标号,横线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3]和[13];含有脂溶性色素的是[11].
(2)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都由双层膜包被.图2所示结构的名称是线粒体,在图3中进行的循环Ⅱ的名称是卡尔文循环.
(3)图中的14结构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4)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2、3、4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的DNA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的是细胞核中的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甲表示发生在番茄细胞内的生理反应过程,乙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X物质是C3;④过程是在线粒体基质(或线粒体)中进行的;①~⑤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增多的过程是②(写标号).
(2)乙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B、D;表示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D.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3)乙图中,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则甲图中的过程①将首先受到影响,叶绿体内C3含量将增多(增多、减少或不变).
(4)乙图中,经过一昼夜后,番茄植株体内有机物含量增多(增多、减少或不变).
(5)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番茄幼苗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如图丙所示),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若M=MB-MA,则M的确切含义可以描述为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或实验过程中)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此过程中B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状况相当于乙图曲线的BD两点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以下有关细胞工程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传代培养的动物细胞一般传到10代左右便会出现生长停滞
B.提取人参中的药用成分人参皂甙需将人参组织培养到胚状体阶段
C.在培育白菜-甘蓝的过程中,使用PEG直接诱导二者体细胞融合,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D.在使用生物导弹原位杀死癌细胞时,连接化学药物的单克隆抗体可大幅提升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威力,大规模、大范围地杀灭癌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下期中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列是某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请据图回答:

(1)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2)Ⅰ1的基因型为

(3)Ⅱ5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4)Ⅲ7和一个患该病的女性结婚,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下期中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下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

年龄期

个体数[

幼年期

600

400

200

成年期

400

400

400

老年

200

400

600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下期中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具有200个碱基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A.60个 B.80个 C.120个 D.18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15N、32P、35S标记一个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含14N、31P、32S的一个细菌,若此细菌破裂后释放出n个噬菌体,则在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情形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子代噬菌体的DNA中都能找到15N和32P

C.有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中能找到15N和32P

D.有n-2个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含14N和31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