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如图表示人类遗传系谱图中有甲(基因设为 D、d)、乙(基因设为 E、e) 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Ⅱ-7不是乙病的携带者. 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
(2)图中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frac{1}{6}$.
(3)若Ⅲ-11和Ⅲ-12婚配,后代中男孩的患病概率是$\frac{1}{3}$.
(4)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与上述中的甲病 ( 填“甲病”或“乙病”)相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有苯丙酮尿症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孩子,若该夫妇生育了一个女儿,则该女儿表现正常的概率是$\frac{3}{4}$.

分析 分析题图:5号和6号正常,但他们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儿(10号),故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和8号正常,但13号患乙病,且7号个体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故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图中Ⅱ6有乙病的父亲和甲病的女儿,其基因型为DdXEXe.Ⅲ13是甲乙两病患者,所以其父母分别是DdXEXe、DdXEY,所以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frac{1}{3}×\frac{1}{2}$=$\frac{1}{6}$.
(3)若Ⅲ-11(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DDXEY、$\frac{2}{3}$DdXEY)和Ⅲ-12(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DD、$\frac{2}{3}$Dd、$\frac{1}{2}$XEXe、$\frac{1}{2}$XEXE)婚配,后代中男孩患甲病的概率是$\frac{2}{3}×\frac{2}{3}×\frac{1}{4}$=$\frac{1}{9}$,患乙病的概率为$\frac{1}{2}×\frac{1}{2}=\frac{1}{4}$,因此后代中男孩的患病概率是1-(1-$\frac{1}{9}$)×(1-$\frac{1}{4}$)=$\frac{1}{3}$.
(4)苯丙酮尿症和甲病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有苯丙酮尿症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孩子,说明双亲都是Dd,后代不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frac{3}{4}$;且母亲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基因携带者,后代女儿肯定不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所以后代女儿表现正常的概率是$\frac{3}{4}$.
故答案为: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
(2)DdXEXe      $\frac{1}{6}$
(3)$\frac{1}{3}$
(4)甲病    $\frac{3}{4}$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特点,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雄性激素作用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激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2)据图可知,雄性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中.雄性激素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
(3)长期服用雄性激素类的兴奋剂会导致不育,这与性激素分泌紊乱有关(性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相似,都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男运动员长期服用雄性激素类兴奋剂,血液中的雄性激素类物质含量偏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导致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量减少,精子的生成量减少、活性降低,导致不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生物技术公司发明一种生物打印机,可利用患者自身细胞“打印”出“静脉”等器官,这为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供体不足、免疫排异等问题提供了美好前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排异反应主要是浆细胞识别特异抗原后分泌的抗体的作用结果
B.拍摄患者自身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C.用细胞“打印”出器官的过程中,细胞的DNA和mRNA均发生变化
D.免疫抑制剂可用于对供体器官免疫排异的患者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豌豆雌雄同株,其花为两性花(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玉米雌雄同株,其花为单性花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以豌豆或玉米为材料进行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玉米的杂交操作较简单,不需做去雄处理
B.豌豆杂交时在花蕾期需对父本做去雄处理
C.豌豆和玉米均在雌蕊成熟时进行异花传粉
D.豌豆和玉米传粉后均需要在花朵上套上纸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相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处理口腔上皮细胞后,可观察到DNA呈现红色
B.利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菠菜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可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D.在试管中的红细胞稀释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和染色体在间期复制后其数量均加倍
B.后期着丝点分裂后,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均加倍
C.分裂末期,细胞内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子细胞
D.纺锤体形成与否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明显区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细胞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和细胞的代谢中心
B.高倍镜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可见染色体
C.核孔是DNA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科研人员对某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连续七年监测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由此推断(  )
A.这两种蜂不可能属于同一条食物链中的相邻两个营养级
B.两种蜂的种群数量在未来五年可能仍然会是波动性变化
C.长尾小蜂的数量变化只和栗瘿蜂有关
D.这两种蜂数量的增多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研究人员利用角叶滨藜进行了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2所示曲线.请分析回答:

(1)分析图1、2可知,相关实验的自变量是NaCl溶液浓度和光照强度,其中直接影响ATP合成量的是光照强度.
(2)图1中,NaCl溶液处理后短时间内,A、B、C三组角叶滨藜的叶绿体基质中C5含量的大小关系是A组<B组<C组;用NaCl溶液处理后,角叶滨藜光合速率变化的原因是NaCl溶液处理后,角叶滨藜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开放度下降,C02吸收量减少,从而使光合速率下降.
(3)图2中,NaCl溶液处理后,丙组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原因是丙组角叶滨藜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而不是C02浓度(供应量).
(4)结合图1、图2分析,随着NaCl溶液浓度增大,角叶滨藜光饱和点的变化情况是降低;两图所示光合速率为角叶滨藜的净(填“净”或“总”)光合速率,理由是有光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直接测量的是净光合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