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早在公元1000年宋朝真宗年间,我国劳动人民已会用患轻微天花病人的痘痂接种给健康人的方法来预防天花.这里所说的痘痂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  )
A.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B.抗体  特异性免疫
C.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D.抗原  特异性免疫

分析 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抗原,是指抗原物质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解答 解:根据题意可知,“用患轻微天花病人的痘痂接种给健康人的方法来预防天花”,即此处的痘痂相当于免疫预防的疫苗,相当于抗原;
疫苗接种后会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使机体能够产生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即这种方法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免疫调节以及免疫预防的有关知识,解答时可以从抗体的概念、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①是某种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则①是氨基酸
B.若②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则②是糖类
C.若②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②一定是脂肪
D.若③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科研所欲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的主要过程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第一次接种(灭活的
痢疾杆菌)
第二次接种(灭活
的痢疾杆菌)
抗体合
成程度
正常的鼷鼠未接种+
正常的鼷鼠接种+++++
幼年摘除
胸腺的鼷鼠
未接种+
幼年摘除
胸腺的鼷鼠
接种+
摘除胸腺后注入
T淋巴细胞的鼷鼠
接种++++
根据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原因是:当第二次接种时,鼷鼠第一次接种已经产生的一定量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新的浆细胞,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戊组与丁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T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切除胸腺后缺少T细胞,不能合成淋巴因子.
(3)为验证T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中不可缺少的细胞,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
①实验组:切除鼷鼠的胸腺,移植异体器官.
结果: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
②对照组:进行手术操作,但不切除胸腺,移植异体器官.
结果:移植器官被排斥.
③为了进一步说明实验组的结果是因为胸腺切除而不能产生T淋巴细胞引起的,还应该对实验组进行以下处理:注入T细胞.出现的结果是:移植器官被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相关的概念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若p上有嵴的结构,则q为叶绿体外膜
B.图中a、c分别是指细胞膜、细胞器膜
C.图中d可以是核膜
D.图中的f和h分别代表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人类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乙酰胆碱(Ach)受体当做抗原.如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突触前膜和肌膜构成突触
B.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激活而增殖、分化,从而产生Ach受体抗体
C.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造血干细胞发育成T淋巴细胞
D.肌膜上Ach受体是一种糖蛋白,具有催化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胚芽鞘将(  )
A.向左弯曲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不生长D.直立生长不弯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
生态瓶编号光照取自河塘的泥沙浮游藻类水草浮游动物
A+++++
B-++++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
(1)A瓶中浮游藻类、浮游动物等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降低的原因是没有光照,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说明:A瓶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3)下列有关生态瓶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有BCEF
A.淤泥应高温处理后垫入瓶底,防止淤泥中的微生物污染生态瓶
B.加水的量应为容器体积的$\frac{4}{5}$左右
C.制作好的生态瓶应放置于较强散射光处,不要随便移动其位置
D.敞口放置生态瓶,既便于观察又能保证瓶内生物对氧气的需要
E.水最好要用未被污染的池水、河水或晾晒后的自来水
F.投放的动物生活力要强,且数量不宜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下入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步骤

A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2mL3%H2O2+1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

对照组:2mL3%H2O2+1mL蒸馏水保温5min

B

酶催化具有高专一性

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1mL新鲜唾液保温5mim碘液检验

对照组:2mL3%蔗糖+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碘液检验

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5mL3%可溶性淀粉+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分钟将溶液温度升高10°C,观察溶液蓝色变化

D

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2mL3%可溶性淀粉、1mL不同pH缓冲溶液和1mL新鲜唾液,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斐林试剂实验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