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将其中两株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同时剪去。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有关矿质元素吸收的问题:?
(1)实验中,向甲、丙两瓶持续充入空气,测量四只培养瓶内溶液中的K+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①表示甲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②表示丙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 ,这一观点可通过 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3)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 ,这一观点可通过 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4)经过一定时间后,如果甲瓶中的番茄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分别做四种处理(如下表),则经同样长时间后,四只培养瓶内溶液中K+量( )
①号瓶 | ②号瓶 | ③号瓶 | ④号瓶 | |
剪去枝叶 | 是 | 是 | 否 | 否 |
通入空气 | 是 | 否 | 是 | 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广东省始兴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6分)Ⅰ.下图曲线A、B分别表示棉花、大豆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_。
(2)图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棉花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
(4)当光照强度为g时,(棉花、大豆)______________积累有机物最多。
Ⅱ.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棉花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并通入空气,装置如下图。
(1)若通过甲、乙两装置的实验证明Fe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乙装置作何改动_________________。
(2)若通过甲、丙两装置的实验证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丙装置作何改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通过甲、丁两装置的实验证明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有机物,丁装置作何改动________________。以上三组实验中,甲组都是对照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6分)Ⅰ.下图曲线A、B分别表示棉花、大豆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_。
(2)图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棉花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
(4)当光照强度为g时,(棉花、大豆)______________积累有机物最多。
Ⅱ.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棉花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并通入空气,装置如下图。
(1)若通过甲、乙两装置的实验证明Fe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乙装置作何改动_________________。
(2)若通过甲、丙两装置的实验证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丙装置作何改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通过甲、丁两装置的实验证明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有机物,丁装置作何改动________________。以上三组实验中,甲组都是对照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回答下列有关矿质元素吸收的问题。
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将其
中两株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同时剪去。装置如下图。
(1)实验中,向甲、丙两瓶持续充人空气,测量四只培养瓶内溶液中的K+含量,结果如下图。
1)表示甲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丁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这一观点可通过______________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3)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4)经过—定时间后,如果甲瓶中的番茄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