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B.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C.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D.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分析 不能水解的糖是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由2分子单糖组成的糖是二糖,如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

解答 解:A、1分子蔗糖水解的产物是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A正确;
B、1分子乳糖水解的产物是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B正确;
C、1分子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2分子葡萄糖,C错误;
D、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因此水解可形成葡萄糖,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广东省高考信息卷(十二)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对关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模型就是原型

B.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C.数学模型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数学方程式、曲线等

D.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也常用到假说演绎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下列糖类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B.Ⅰ、Ⅱ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
C.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D.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土壤动物丰富度统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区域内不同种类的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能不同
B.不同地域内的同一神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能不同
C.同一区域内不同时间段的同一种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是相同的
D.-般在林下或落叶犮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地方土壤小动物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表示ATP水解产生ADP过程和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A表示腺苷,如果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后可作为RNA物质基本结构单位中的一种.
(2)对于绿色植物的根尖细胞来说,合成ATP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来源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图2中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丙酮酸.
(4)从图2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题的括号内:①其中产能最多的是D阶段.②产[H]的阶段是AC.③氧气参与D阶段的反应.
(5)图中A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E表示的物质是C2H5OH和CO2
(6)请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B.反射的完成需要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
C.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D.静息时,神经元膜电位是外负内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他们对实验的处理如表所示.
试管
组别
实验处理
加入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mL)温度加入试剂
试管12常温/
试管2a90℃/
试管32常温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试管42b2滴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
(1)表格中的a、b应填写的内容分别是2和常温.
(2)表中的试管1和试管4对照,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试管3和试管4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特性).
(3)试管4产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实线所示(肝脏研磨液浓度固定).若一开始时,将肝脏研磨液的浓度增加50%,请在图中用虚线画出理想条件下产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画在答题卷对应的图中).

(4)另一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以用碘液(化学试剂)与淀粉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检测因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请分析如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 别材    料实 验 条 件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苏丹Ⅳ染液、50%酒精溶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苹果斐林试剂还原糖检测和鉴定
C鸡蛋试剂蛋白质检测和鉴定
(1)A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B组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砖红色沉淀.在使用斐林试剂前,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且必须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3)C组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