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图表示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a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
(2)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b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施水稻幼苗会引起茎叶生长过快,稻谷产量降低,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二倍体水稻幼苗______(填“会”或“不会”)得到多倍体植株。图中体现了水稻种子萌发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也体现了__________。
【答案】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 幼根、幼芽和未成熟的种子 赤霉素能促进茎叶细胞伸长,营养物质过多用于茎叶生长,向稻穗输送的营养物质减少,结实率降低 不会 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解析】
据图示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分裂素和赤霉素先升高后降低,所以曲线a代表脱落酸,曲线b代表赤霉素。
(1)分析可知,曲线a代表脱落酸,它的作用是 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
(2)曲线b代表赤霉素,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b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根、幼芽、幼叶和未成熟的种子等,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施水稻幼苗会引起茎叶生长过快,稻谷产量降低,推测其原因是赤霉素能促进茎叶细胞伸长,营养物质过多用于茎叶生长,向稻穗输送的营养物质减少,结实率降低。
(3)赤霉素没有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故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二倍体水稻幼苗不会得到多倍体植株。图中体现了水稻种子萌发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也体现了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39肽中共有甘氨酸4个,现去掉这4个氨基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下图,则得到这些多肽至少需要消耗水的数目、这些多肽中至少含有游离氨基的数目以及肽键的数目分别是( )
A.8、31、35
B.4、5、 31
C.7、4、 31
D.3、32、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分子上含有A、G、C、T四种碱基
B.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m+n﹣1个肽键
C.a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
D.丙的合成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基因型为AaEeTt的某动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初级性母细胞,该图示染色体行为的细胞占全部初级性母细胞的比例为20%.该生物产生的配子中AET占( )
A.5%B.7.5%C.10%D.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者分别给3只同种小鼠(X、Y和Z)接种抗原(A)引发免疫反应,每只小鼠接种5次,每次接种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发生免疫反应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__次免疫后才能符合要求.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小鼠是__,理由是__.
(2)杂交瘤细胞中有__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时为__条.
(3)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__、__的特点.
(4)与植物细胞、微生物细胞相比,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培养液中除了含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还需添加__.此外,需保证适宜的__、稳定的pH和渗透压,培养液中的__水平会直接影响细胞的生长和代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已经进行了300多年,关于光合作用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Ⅰ.1864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把紫苏植物先在暗处放置12h,然后将叶片的一部分遮住。将叶片光照一段时间后,先用酒精去除色素,再加染液,结果光照到的部分显出深蓝紫色,遮光部分没有颜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1)由于做这个实验,对材料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下列哪些不是做这个实验的理想材料(________)
A、天竺葵 B、竹子
C、水绵 D、松树
Ⅱ.如图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紫苏遮光前吸收 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 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
(2)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途径;CO2进出叶片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那么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
(3)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A”和“B”的面积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紫苏是陆生植物,黑藻是水生植物,它们生长的环境不同,因此它们的光合作用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图是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叶绿体基质中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D、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细菌的模式图,序号①~⑤代表相应的结构或物质,已知序号④为细胞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中除④外,无其他任何生物膜结构
B.结构③的成分、功能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同
C.S型肺炎双球菌具有类似于图中②的结构
D.⑤处的DNA也存在与组蛋白、非组蛋白结合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要获得纯净的细胞膜用于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可选取人体的________细胞作为合适的材料。
(2)目前被大家公认的细胞膜模型是________,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 其基本支架是[ ]_________。
(3)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细胞,该过程称为______,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4)蓝细菌的质膜与大肠杆菌相比,由于质膜中含有________,所以蓝细菌能吸收并转化光能。
(5)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中,甘油分子可通过图1中_____方式(填序号)进入细胞内,请在图2中画出这种跨膜运输方式对应的曲线图:______。
(6)图1中_____(填序号)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