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 B. | 很快排出体内 | ||
C. | 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 D. | 酸性物质被分解 |
分析 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如机体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据此答题.
解答 解:血浆的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血液中存在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物质,称为缓冲对,如H2CO3 /NaHCO3、Na2HPO4/NaH2PO4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掌握人体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B. | 限制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 | ||
C. | 限制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 | D. | 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 |
B. | 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 |
C. | 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 |
D. | 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⑥ | B. | ②④⑥ | C. | ②③⑥ | D. | ①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菌以胞吞形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 |
B. | 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 |
C. | 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 |
D. | 以囊泡的形式包裹细菌,避免细菌内的有毒物质对细胞产生伤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河南省郑州市高考三模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安徳里亚斯•鲍施和他的研究小组构建了一些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该“类细胞”有一个脂质组成的膜,内有一些有机物和某种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类细胞”的膜与正常细胞膜类似,其支架都是由 组成的,整个“类细胞”类似于真核细胞中 (填两种细胞器)产生的囊泡.
(2)该”类细胞”无法产生自身运动所需的直接能源,“类细胞”中添如的能源物质最可能是 (填中文名称).
(3)将该“类细胞”放人蒸馏水中,会发生破裂,原因是 .研究人员发现,该“类细胞”在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无法吸收K+可能的原因是 .
(4)科学家想利用该“类细胞”运输抗癌药物,药物在患者体内释放进人细胞时,要发生膜的 ,这体现了生物膜的 特点.如果希望药物只作用于癌细胞,需要在该“类细胞”的脂质膜中加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35℃升至100℃ | B. | 从35℃降至0℃ | C. | 加入2g氢氧化钠 | D. | 加入1mL淀粉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株A的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frac{1}{4}$ | |
B. | 植株A高度不育,有4种基因型 | |
C. | 植株B为二倍体,均为纯合子 | |
D. | 过程①常用花药离体培养,说明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