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下对关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模型就是原型
B.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C.数学模型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数学方程式、曲线等
D.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也常用到假说演绎法

分析 1、模型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某种本质特征(如结构特性、功能、关系、过程等)的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的类似物.
数学模型指的是用来描述系统或它的性质和本质的一系列数学形式.它将现实问题归结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来刻画实际问题,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指导.
2、建构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用数学形式表达→检验或修正.

解答 解:A、模型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某种本质特征(如结构特性、功能、关系、过程等)的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的类似物,模型不是原型,A错误;
B、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B正确;
C、数学模型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数学方程式、曲线等,C正确;
D、建构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用数学形式表达→检验或修正,故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也常用到假说演绎法,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数学模型构建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数学模型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数学表达式、曲线、表格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以下为高中阶段应完成的相关实验,下列为实验操作的步骤及原理等的相关叙述.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②生物组织中脂防的鉴定
③大豆种子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査
⑦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⑧探究醇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④⑥⑦(填序号),实验中,需要用试剂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的有②⑦.
(2)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ACD.
A.做⑦实验时,可用蒜根代替洋葱根尖
B.做④实验时,可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代替洋葱表皮组胞
C.做⑤实验时,可用干净的细沙代替二氧化碳
D.做③实验时,可以用鸡蛋清稀释液代替豆浆
(3)在做实验④的过程中若用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会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现象,这是因为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又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了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从而使细胞液浓度上升,细胞渗透吸水,出现质壁分离复原.
(4)在实验③中做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对照,实验的因变量是澄清石灰水浑浊的程度(是否产生酒精).
(5)在实验⑤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需加入 CaC03的目的是保护叶绿体中色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d处为组织液,若刺激神经元甲,则在神经元丙上可检测到动作电位.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结构中可见2个突触和3个突触小体
B.给予b处适宜刺激,电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C.刺激c处,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
D.兴奋由d→e,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模型建构、类比推理、假说-演绎等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沃森和克里克所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的模型假设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2)利用类比推理,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请你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断出基因与DNA分子的关系是基因是DNA片段.
(3)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设计了自交、测交等一系列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研究遗传定律.孟德尔提出的解释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是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让一株杂合的小麦自交得F1,淘汰其中不抗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病的植株占总数的(  )
A.$\frac{1}{6}$B.$\frac{1}{8}$C.$\frac{1}{16}$D.$\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时,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B.研究碳在代谢中的转化途径时,常用同位素标记法
C.对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时,常用观察法或实验法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B.图中如果④中蛋白减少或①流动受阻,均可导致⑥增多
C.如果⑦表示肝细胞,饭后4小时的A端CO2浓度较B低;但葡萄糖浓度较B端高
D.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也为细胞提供生存的液体环境,所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蛋白质热变性后,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生物体内的糖类主要以单糖的形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107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灼烧方法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示意图A和B中,B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