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生活污水经过人工湿地经过各种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光合作用等,达到了净化生活污水的作用.
解答 解:(1)湿地中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与浮游植物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们的空间分布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2)虽然水体中N、P元素过量积累,温度和光照适宜,但水体是有限的,故微囊藻会迅速增殖到水体饱和数量,该过程中徽囊藻的数量呈S型增长.在修复该湿地时,增加鱼草、狐尾藻、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数量的作用是竞争水体中N、P元素和阳光(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微囊藻等浮游植物的K值.
(3)鲢鱼只滤食微囊藻不滤食浮游动物,鳙鱼滤食微囊藻和滤食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吞食微囊藻,故当投放鲢鱼比例大于鳙鱼时,微囊藻密度降低更显著.
(4)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时,应适量捕鱼和适时移除部分芦苇、香蒲和狐尾藻的茎秆,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出水体中过量的N、P元素,以加快物质循环进程.
(5)富营养化的湿地经过一段时间修复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水质清澈见底.这个修复过程利用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故答案为:
(1)生产者 垂直结构
(2)S型 阳光(二氧化碳)
(3)鲢鱼只滤食微囊藻不滤食浮游动物,鳙鱼滤食微囊藻和滤食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吞食微囊藻
(4)过量的N、P元素
(5)自我调节 方向和速度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高倍显微镜直接观察黑藻叶,可看到绿色的叶绿体和绿色的线粒体 | |
B. | 高倍显微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进而看到细胞核的相关结构 | |
C. | 高倍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 |
D. | 低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可见细胞中央液泡的体积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杂交亲本 |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 ||||
裂翅♀ | 裂翅♂ | 非裂翅♀ | 非裂翅♂ | ||
第一组 | ♀裂翅×非裂翅♂ | 90 | 82 | 98 | 103 |
第二组 | 非裂翅♀×裂翅♂ | 83 | 79 | 87 | 9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中①和②处Na+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 |
B. | 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质进入A侧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A、B两侧液体为细胞外液的是A | |
C. | 由图2可推测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过程存在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的开关 | |
D. | 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图1所示过程而没有图2所示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 |
B. | ③过程正在合成一条肽链 | |
C. | 催化①②过程中所需的酶相同 | |
D. | ②③过程中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二上期末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惠州期末)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蝗虫是次级消费者
B.鸟和田鼠具有相同的营养级
C.该食物网共有2条食物链
D.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田鼠的数量也随之大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二上期末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惠州期末)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
B.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C.淋巴因子是由B细胞合成分泌的
D.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二上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惠州期末)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湖泊里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
C.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D.一块农田里的全部绿色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