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结构①为效应器
C、兴奋传导方向由②传向④
D、若破坏②后,在④处给予适宜刺激,仍可产生反射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专题:
分析:由图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突触,④是传出神经.
解答: 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A错误;
B、由图可知,①是感受器,B错误;
C、由于神经递质在突触处传递是单向,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是单向的,从②→④,C正确;
D、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突触结构决定兴奋在反射弧中进行单向传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0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实验如下:先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然后分别按如图甲、乙装置所示进行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l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自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至少答出三个).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有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掖1和滤液2等,如图丙,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等量的滤液l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H标记的某脱氧核苷酸引入某种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
A、细胞核、内质网和中心体
B、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C、细胞核、核糖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物体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  )
A、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B、酪氨酸的氨基多
C、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
D、精氨酸的羧基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植物的叶肉细胞发生的两个生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理过程甲称为
 
,产生的物质I
 
和ATP被传递到
 
,用于还原C3形成糖类.物质Ⅲ是
 
,若对该植物突然停止供应物质Ⅲ,短时间内C3、C5和ATP的数量变化分别为
 
 
 

(2)生理过程乙称为
 
,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与酵母菌相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1)用葡萄酿制果酒时,不可过度清洗葡萄,原因是
 
.发酵装置如图,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
1
3
的空间,其目的是
 
.若阀a、b一直打开,最后的发酵产物是
 
(果酒/果醋).
(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进行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
 
和调低pH,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诱变处理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步骤4:根据
 
选出突变菌.
(3)上述步骤2、3的目的分别是
 
 

(4)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却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矮牵牛的体内能合成一种能抗除草剂的物质即抗草胺磷,如图是利用矮牵牛来培养转基因大豆的过程.

(1)图中①应为
 
.在构建①的过程中,要用到的对识别的序列具有特异性的酶是
 

(2)在将①导入土壤农杆菌之前,往往要用
 
处理土壤农杆菌,使之成为
 
细胞,然后将它们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以完成转化过程.
(3)②中的部分农杆菌不能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其原因是
 

(4)A→B过程需要在恒温箱中
 
培养,注意观察、记录
 
的生长情况.
(5)人工种子是以图中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中形成的
 
、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
 
包装得到的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土壤农杆菌是一种能引起双子叶植物产生冠瘿瘤的土壤细菌,它带有一个大的质粒叫Ti质粒,它是携带细菌DNA向宿主植物基因组转化所需信息的重要片段,只有T-DNA片段才转入植物细胞的基因组.结构及转化过程如图所示,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使某种植物具有抗旱性状而又不引起植物产生冠瘿瘤,需对Ti质粒进行修饰,即祛除瘤基因,将抗旱基因转移至
 
,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将外植体在含土壤农杆菌的稀释培养基上培养,此时修饰的T-DNA转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以上过程需要的工具有
 

(2)将上述外植体置于一个含有某种抗生素的合适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发生转化的外植体开始增殖,形成
 
,通过产生不定芽再长出整个植物.
(3)基因转化是否成功应对转基因植物进行鉴定,可以直接在
 
水平对转基因植物与非转基因植物进行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最近科学家从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一个耐热基因TR1,该基因已通过基因工程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若测定A、B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结果如图Ⅰ所示(对照实验在30℃时进行),图Ⅱ为植物A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导入TR1基因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可发育为完整植物体,利用的原理为
 

(2)图Ⅰ中,当温度超过
 
后,植物B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这两种植物中,最可能导入了TR1基因的是
 

(3)图Ⅱ中C、D均为细胞器,C增加膜面积的方式是
 
,若字母a-h表示相应物质的变化量,可以反映净光合作用速率大于0的是
 

(4)图Ⅱ中的物质A是
 
,线粒体释放的CO2中氧元素直接来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