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C?
A项中,在这个食物网中,从生产者到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不重复的食物链有①A→B→H;②A→C→D→H;③A→C→F→G→H;④A→E→D→H;⑤A→E→F→G→H,共五条,表述正确。B项中,在该食物网的五条食物链中,H分别处于第三(链①中)、第四(链②、④中)和第五(链③、⑤中)营养级,表述也正确。C项中,先要清楚种群的年龄组成与种群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而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表述不正确。D项中,在该食物网中,若C种群的数量下降,则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B或E)来弥补,通过食物网中生物的这种相互补偿、相互制约的自动调节机制,生态系统可维持平衡状态,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能保持相对的稳定,表述正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高三考前热身理综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以前,某乡镇的居民生活污水以及食品厂、造纸厂等企业的工业有机废水都向同一条河流中排放,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在环保部门配合下,他们对污水进行了相关处理后(如图所示),情况大有改观。
(1)大量污水的排放使河水发黑发臭,鱼虾几乎绝迹。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2)沼气池中沼气发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各种不同类型微生物所完成的各种代谢途径。如s—菌系分解乙醇产H2,H2对它继续分解乙醇有抑制作用,而MOH—菌系可利用H2和CO2合成沼气中的甲烷,以上两种菌系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 。
(3)陆地栽培植物在土壤淹水时,根部细胞会进行 ,产生 等物质,对根细胞造成伤害。
(4)水耕蔬菜池中还生活着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生物类群,实质上,水耕蔬菜池就是一个小型的 。水耕蔬菜如空心菜、水芹菜、菱白等的生长,能抑制水中浮游藻类的繁殖和生长,实现了水体净化,并进一步实现了生态系统中 多层次的循环利用,其中水耕蔬菜和浮游藻类的生态关系是 。
人们在生活中使用聚乙烯塑料袋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造成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白色污染”的根本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以前,某乡镇地区的居民生活污水,以及食品厂、造纸厂等企业的工业有机废水都向一条河流中排放,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在环保部门配合下他们对污水进行了如下处理后,情况大有改观。
水从高处向下流形成的景观叫“跌水”。跌水充氧技术的原理是:生活污水首先进入沼气池,经过沼气池处理后的污水再用泵提升进入多级跌水池。跌水池分多格串行,内装组合填料,其借助生长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去除有机物;经过跌水池的污水一部分回流入沼气池,另一部分进入水耕型蔬菜池。这项技术被称为是生物处理与生态处理相结合的、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新工艺。
图 跌水充氧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工艺流程图
(1)以前,大量污水的排放使河水变得黑臭,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沼气池中沼气发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各种不同类型微生物所完成的各种代谢途径。如S—菌系分解乙醇产,对它继续分解乙醇有阻抑作用,而MOH—菌系可利用合成沼气中的甲烷,以上两种菌系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栽培水耕蔬菜的水中_____________元素(至少两种)明显减少。陆地栽培植物在土壤淹水时,根部细胞会进行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等物质,造成对根细胞的伤害。
(4)水耕型蔬菜池还生活着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生物类群,实质就是一个小型的_________。水耕蔬菜如空心菜、水芹菜、茭白等的生长,对水中________(一类植物)的繁殖和生长起了竞争抑制作用,实现了水体净化,并进一步实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多层次的循环利用。
(5)为了检验污水处理的效果,常测定(5日生化需氧量)的值,通常指20℃下,1L污水中所含有机碳源在微生物氧化时,5日内所消耗分子氧的毫克数。若假设原来100mL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为2.1g,等价于1.8g葡萄糖的耗氧量,污水处理后测得的值为190mg/L,则污水净化率达到_____________左右(以减少的百分率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