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水稻品种甲(DDRR)和乙(ddrr).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在图 A所示杂交过程中,播种Fl长出的植株将会产生基因型为
 
的花粉.将这些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
 
幼苗,后再用
 
试剂处理,所得全部植株中能稳定遗传并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理论上占
 
,此育种方法与杂交育种相比优点是
 

(2)若将图A中F1与另一水稻品种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B所示,由此判断丙的基因型是
 

(3)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A程序得到F2后,应通过
 
的方式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按照现代进化理论的观点,这种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
 
,导致种群朝着一定方向发展.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杂交育种
专题:
分析:本题是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根据问题涉及的内容分析题图,写出相应的遗传图解综合解答.
解答: 解:(1)由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是DdRr,播种Fl长出的植株产生花粉的基因型是DR、Dr、dR、dr;将这些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幼苗的 基因型是DR、Dr、dR、dr,单倍体高度不育,若要获得可育植株可育用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处理,使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是DDRR、DDrr、ddRR、ddrr,比例是1:1:1:1,所得全部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理论上占
1
4
,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分析题图B可知,先分析植株的高度,高杆:矮杆=3:1,符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杂合子自交的比例,亲本的杂交组合是Dd×Dd,再分析抗病情况,抗病:感病=1:1,符合测交比例,亲本的杂交组合是Rr×rr,由由题意知,F1的基因型是DdRr,所以丙的基因型是Ddrr.
(3)由题意可知,若通过杂交育种,F2是D_R_(高杆抗病):D_rr(高杆不抗病):ddR_(矮杆抗病):ddrr(矮杆不抗病)=9:3:3:1,其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ddR_
,种植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需要通过连续自交的方式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按照现代进化理论的观点,这种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种群朝着一定方向发展.
故答案应为:
(1)DR、Dr、dR、dr   单倍体幼苗   秋水仙素   
1
4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Ddrr
(3)连续自交    基因频率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和优点,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判断亲代的基因型,人工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及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运用遗传、变异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D、d和T、t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若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DdTt,F1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
4
B、F2中重组类型占
3
8
5
8
C、F1自交,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
D、另有两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1:1,则两亲本基因型一定是DdTt和ddt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运用DNA电泳分析技术发现,凋亡细胞的DNA被切割成有规律的小片段,电泳图呈梯状条带,正常细胞的DNA未降解,电泳图表现为大分子片段,坏死细胞的DNA是随机断裂,电泳图呈现出连续分布的弥散条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调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B、细胞坏死是细胞正常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损伤和死亡
C、凋亡细胞中可以发现与细胞凋亡有关的酶
D、细胞凋亡过程失控可以延长生物体的寿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示高等动物稳态调节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发现,垂体切除导致免疫细胞增殖抑制,淋巴器官萎缩和几乎所有免疫功能的退化;而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则逆转这些效应.应激刺激可以引起下丘脑分泌
 
,促进垂体释放
 
,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图11中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使
 
的生成增加.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膜表面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蛋白,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甲状腺激素还可以促使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而细胞因子反过来又控制甲状腺激素对免疫的调节,此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调节.
(2)电镜和光镜下观察到脾脏内神经末梢与淋巴细胞间有突触结构,神经末梢释放
 
与淋巴细胞膜上的
 
结合,从而控制着机体的免疫.而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在调节免疫系统自身功能的同时,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因此,机体的稳态是依赖
 
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人员测定了香梨果实从形成到成熟及采收后某些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其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在香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5天左右)达到高峰,且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花后60天左右)含量比值加大的两种激素是
 
,在此过程中
 
(填激素名称)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说明果实正常发育是
 
的结果.
(2)香梨果实采收后30天才进入完全成熟阶段,在此过程中乙烯含量的变化说明其主要作用是
 

(3)采收后
 
的骤减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脱落酸积累可能触发了果实的衰老过程,
 
含量再次升高,可能促使衰老阶段乙烯的大量合成,因此    在果实成熟衰老后期调节
 
至较低水平将是延缓香梨果实衰老的关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已知SAPS是由一种RNA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SARS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在SARS病人康复后的血清中有抗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SARS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

(1)实验步骤①所代表的反应过程是
 

(2)步骤②构建重组表达载体A和重组表达载体B必须使用限制鞋内切酶和
 
酶,后者的作用出是将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的
 
 
连接起来.
(3)如果省略步骤③而将大量扩增的S基因直接导入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表达的S蛋白,其原因是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不能
 
,也不
 

(4)为了检验步骤④所表达的S蛋白是否与病毒S蛋白有相同的免疫反应特性,可
 

 
 
进行抗原一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从而得出结论.
(5)步骤④和⑥的结果相比,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与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的氨基序列
 
(相同、不同),根本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甲、乙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甲、乙两种植物呼吸作用较强的是
 
植物.在A、C点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当光照强度达到E点后,限制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2)如果在图中F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
 
,其主要原因是发生在
 
停止,使
 
减少,影响
 
;同时
 
过程仍继续进行
(3)当平均光照强度在B和D之间,光照和黑暗的时间各为12h.实验前后,甲植物中有机物总量将
 
,乙植物中有机物总量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土壤农杆菌含有一个大型的Ti质粒(如图所示),在侵染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其中的T-DNA片段转入植物的基因组.若想用基因工程并通过土壤农杆菌向某种植物中导入抗旱基因,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用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应该在T-DNA片段内,且要保证复制起始点和用于转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坏
B、将重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中时,可以用Ca2+处理细菌
C、用含有重组Ti质粒的土壤农杆菌去感染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成具有抗旱基因的植物
D、若能够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旱目的基因,则说明该基因工程项目获得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