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 小麦的抗病和不抗病 D.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葡萄糖和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能加速小肠上皮细胞摄取葡萄糖
B. 小肠上皮细胞运出Na+与运出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C.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D. Na+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都是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的两个操作步骤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溶液a是0.14 molL﹣1的NaCl溶液
B.图1所示操作的原理是DNA能溶于酒精,而蛋白质等杂质不溶
C.图2所示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可能导致试管2中蓝色变化不明显
D.图2试管1的作用是证明2 molL﹣1 NaCl溶液遇二苯胺出现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B. 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C.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真核生物细胞内,大量DNA和蛋白质以及一些RNA等混杂在一起,难以分离.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获得纯度相对较高的DNA展开了实验探究.
(1)分离各种物质的基本思路是根据DNA和其他物质理化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一定的方法,如图是从各种物质之间的差异角度开展研究: a、取鸡血细胞悬液10mL,加蒸馏水20mL,同时用玻璃棒(填“轻轻搅拌”或填“快速搅拌”).过滤,取滤液,转移到塑料材质的大烧杯中.
b、沿大烧杯内壁持续、缓慢地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用玻棒沿一个方向(填“轻轻搅拌”或填“快速搅拌”),同时不断收集析出的物质.
如图是根据鸡血中几种物质的析出情况绘制的曲线,请据图分析:
c、如果只要收集纤维蛋白,可采取的措施是 .
d、先用饱和度40%的硫酸铵溶液析出绝大部分纤维蛋白和大部分球蛋白,再在饱和度约为的硫酸铵溶液中析出DNA(既保证DNA提取量较大又避免其他杂质过多),与此同时析出的物质还有 .
(2)如果要进一步去掉其他杂质,尽可能提高获得的DNA纯度,可采取的两种办法有:将DNA与球蛋白的混合物加入到中,收集再次析出物;用处理溶有DNA与蛋白质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步骤①中待倒入的培养基冷却后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C.步骤③中,每次划线前后都需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D.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图④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脱落酸——麦田除草
B. 赤霉素——促进淀粉酶的产生
C. 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 细胞分裂素——获得无子番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随着含Cu污染物的排放增加,Cu对植物的毒害与日俱增.科研人员用水培法研究了Cu对脐橙幼苗的影响,得到下面甲、乙图示曲线,其中气孔导度大小与气孔的开放程度正相关.请回答:
(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2)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Cu浓度会发生变化,因此需随时将各组的Cu浓度分别调到 , 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甲图中A点时,如提高CO2浓度,叶绿体中ATP的含量将 . B点时,如降低光照强度,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 . A→C净光合速率发生如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4)0.1 μmolL﹣1的Cu处理使脐橙叶片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根据乙图曲线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此外,研究表明低浓度Cu还能促进叶片光合色素的形成,有利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述,错误的是
A. 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B. 绿色植物根尖细胞膜上有吸收镁离子的载体
C. 甲状腺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
D. 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大分子物质交换的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