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 | 光照时间(s) | 放射性物质分布 |
1 | 2 |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
2 | 20 | 12种磷酸化糖类 |
3 | 60 |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B.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
C.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
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最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B.2003年,某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的植株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薇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在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子代,则子代的成熟植株中( )
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有9种基因型
C.高产抗病类型占 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
B.筛选①可用光学显微镜,筛选②可不用
C.F1中有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
D.F1中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
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
D.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重组后可能产生对人类有直接或潜在毒害的蛋白质 | |
B. | 转基因植株可能合成新的蛋白质成为新的过敏原 | |
C. | 重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会造成二次污染 | |
D. | 有些基因可能导致植物体代谢途径改变使营养成分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 II1体细胞中不含该病的致病基因,则该病在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 |
B. | 若 I2体细胞中含有一个该病的致病基因,则 II2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不可能生出患该病的男孩 | |
C. | 若 I1体细胞中不含该病的致病基因,II1体细胞中含该病的致病基因,则 II2的外祖父不是该病的患者 | |
D. | 若I1和 II1体细胞中含该病的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