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 实验误差是高中生做实验时经常面对的问题,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中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试管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
(2)若利用小麦根尖的成熟区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 。
(3)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时,将甘蔗组织制成甘蔗汁,向其中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将试管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试管中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
(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② 。
(1)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CuSO4)液过量
(2)换用平面镜或使用小光圈使视野变暗(答对一点即得分)
(3)甘蔗中含有较多的蔗糖,蔗糖不是还原性糖
(4)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或只画一次滤液细线)
解析试题分析:⑴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由于硫酸铜成蓝色,故在鉴定蛋白质的时候溶液呈现蓝色,最有可能是硫酸铜过量。⑵用显微镜观察时,细胞无色透明,说明视野太亮,此时想办法让视野变暗,方法是用平面镜或使用小光圈。⑶由于甘蔗中的糖是蔗糖不属于还原性糖,因此不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⑷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带浅说明色素含量较少,可能的原因是画滤液细线的数量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内容知识表中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共13分)乙肝被称为“中国第一病”。人们对乙肝病的机理研究较多。乙肝病毒的DNA有一条环状链和一条较短的半环链,侵染时先形成完整的环状,再把其中一条作为原始模板复制形成新的病毒。如图:
(1)发生在宿主细胞核的过程有____________(2分),发生在宿主细胞质内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乙肝病毒的中心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__________过程。
(4)物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同类的物质还具有的作用有___________。
(5)过程⑤⑦的原料种类数可能分别为_______________种,都存在____________现象。
(6)过程②和过程⑤的产物都具有多样性特点,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某同学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制备了完整叶绿体悬浮液。将制备的叶绿体悬浮液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对照组,并仅在实验组中加入了适量磷酸(Pi)。在适宜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用14C标记的14CO2供其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放射性,结果发现实验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及(CH2O)/C3比值均比对照组明显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 。
(2)实验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及(CH2O)/C3比值均比对照组明显高的原因是
(3)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制片时应取菠菜叶 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然后 ,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4)分离获得完整叶绿体需要用到的方法是 和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4分)下图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
(1)比较A、B植物呼吸作用,较强的是 植物。
(2)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答出两点),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内C3 化合物的含量将会 。
(3)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 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减少或增加) ,当光照强度在Z时B植物一昼夜(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 12h)中有机物固定量是 。
(4)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A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应选择图中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观察测量因变量的指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材料,下面甲图表示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乙图表示果蝇某细胞分裂图;丙图表示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简图。丙图中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Ⅱ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Ⅰ、Ⅲ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1)若乙图是甲图果蝇细胞分裂中的细胞图,则乙图的名称是 ,根据乙图中①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说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 现象。
(2)设基因A(长翅)对a(残翅)为显性,基因D(红眼)对d(白眼)为显性,用甲图代表的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若残翅与长翅各占一半,雌蝇均为红眼,那么与甲图果蝇进行杂交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3)摩尔根利用果蝇群体中出现的一只白雄性果蝇设计了下列杂交试验:
| 实验一 | 实验二 |
亲本组合 | 红眼♀×白眼♂ | 红眼♀(实验一中F1)×白眼♂ |
F1 | 红眼♀、红眼♂ | 红眼♀、红眼♂、白眼♀、白眼♂=1∶1∶1∶1 |
F2 | 红眼♀、♂∶白眼♂=3∶1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大豆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 (写出两种),图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
(2)种植大豆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F段,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场所是 ,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现象?并说明理由 .图中能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 。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C点产生ATP的场所有 。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 。
(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自变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每空1分,共14分)据下图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中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氨基的化学式为 ,羧基的化学式为 。
(2)该化合物中有 种氨基酸构成,各个氨基酸的区别就在于侧链基团的不同,图中表示侧链基团的基团编号是 。
(3)该化合物是 ,因为它是由 个氨基酸失去 个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做 。
(4)该化合物中有 个肽键,编号是 。肽键的化学式 。
(5)该化合物水解时被破坏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每空2分,共20分)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__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__________,能完成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因而它是一类营_________(“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6分)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酵母菌、洁净的试管、滴管、高压灭菌过的5%葡萄糖溶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等必需材料和仪器。(实验时间为一周)
(1)提出问题: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作出假设: 。
(3)实验步骤:
①在试管中加入5%葡萄糖溶液10mL,接种少量的酵母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七天。
②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 模型。
(5)结果分析:
该酵母种群的K值约是 ,从第6天后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是: 。
(6)问题探讨:
①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培养期间,每天定时取样计数
C.用吸管直接从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培养液中取样
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
②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 (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B.盖玻片盖放在计数室上
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