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两只动物交配,其基因型为AaBb,基因A和b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双亲的配子中都有20%是重组的(即它们具有基因的新的组合).预期“AB”个体的百分率是多少(AB个体是指其表型相当于显性基因的符号)?(  )
A.40%B.48%C.51%D.66%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两对基因中,A和b位于一染色体上,则a和B位于另一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中有20%是重组的,说明符合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解答 解:根据A和b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且双亲产生的配子中都有20%是重组的,可推知雌雄配子中,各种配子的比例都为AB:Ab:aB:ab=1:4:4:1.由于配子是随机组合的,且组合的概率相等,所以子一代中表现为“AB”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其百分率是:$\frac{1}{10}$×$\frac{1}{10}$+$\frac{1}{10}$×$\frac{4}{10}×2$++$\frac{1}{10}$×$\frac{4}{10}×2$+($\frac{1}{10}$×$\frac{1}{10}×2$+$\frac{4}{10}$×$\frac{4}{10}$×2)=$\frac{51}{100}$.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在强光照条件下可以消耗一定量的O2并产生CO2,这称为植物细胞的“光呼吸”.实验小组将某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恒温玻璃小室中,实验从黑暗环境开始,每隔60min依次增强光照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室内CO2浓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在光反应阶段会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2)该实验中,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如图曲线中的a~b段,温室内CO2浓度上升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太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3)如图曲线中的b~c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是增加.曲线中的c~d段,该植物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酶在高温下会变性失活,但低温不影响其活性
C.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D.消化酶在消化腺细胞内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共穿过0层膜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原理、技术和运用方面的有关问题:
(1)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细胞的原理.通常,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因为它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这种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并不表现出全能性,这是因为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选择性条件下,选择性地表达出各种蛋白质,从而构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
(2)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中,最好取胡萝卜根有形成层 的部位,在一定的营养和激素等条件下,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长出试管苗.
(3)在“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中,运用的工程技术有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项研究其最大的突破是克服了不同种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4)目前植物细胞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方面有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在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方面有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浪费
B.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和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均用到了模型建构法
C.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一演绎法
D.采用差速离心法将蓝藻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步骤A试管B试管C试管
①注入适宜浓度的淀粉溶液2mL2mL2mL
②注入唾液淀粉酶溶液1mL1mL1mL
③在一定温度下保温5分钟0℃37℃100℃
④注入菲林试剂检测
对该实验的评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及酶的选择合理,还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及肝脏研磨液
B.实验中3种温度的选择合理,因为设置了低温、高温和适宜温度
C.实验步骤的设计合理,可用恒温水浴锅保温等方法控制温度
D.步骤④中检测试剂的选择合理,因为反应进行会产生还原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地震,福岛第一核电站随后发生爆炸造成的核辐射污染引起广泛的关注.大剂量的核辐射对生物体有损害作用,但辐射在生物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1)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主要包括了131I,131I被人体摄入后,以主动运输(填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甲状腺腺泡细胞中,它可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人在可能受到131I辐射暴露危险时,可提前服用碘片来防辐射,阻断或减少甲状腺对131I的吸收.
(2)131I可能会导致甲状腺腺泡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甲状腺癌.体细胞一般能分裂50~60次,而癌细胞却能够无限增殖.如果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突变性状可能(选填可能或不可能)遗传给后代.
(3)科学家用X射线和γ射线照射玉米和大麦的种子以提高变异频率,可获取更多的变异类型,更快选择人类所需要的新品种.
(4)在食品生产中,可用一定量射线照射食品来消灭细菌.其原理是射线直接破坏微生物的核酸、蛋白质等与生命最密切相关的物质,使微生物死亡.辐射处理后,射线不会(选填不会或会)残留在食物中.
(5)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原因是放射线能杀死癌细胞.
(6)生物学研究中常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来追踪物质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下列实验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的是BD
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B.证实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面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施莱登、施旺在细胞学说中指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大胆提出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D.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模拟(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重)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细胞(干重)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细胞(干重)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重)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 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

(2)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作用.

①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 (填“自由水”或“结合水”).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 ,则新陈代谢加强.

③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kg的黄豆能长出5kg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 ,种类变化是 ,其原因是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 成分较多,此类化合物主要作为 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4)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原生质的最重要的化合物,在表中元素中,这两种化合物的生物元素在组成上最明显的差异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