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 |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 |
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 |
C
解析试题分析:浅绿色植株自交,其后代中基因型:AA:Aa:aa=1:2:1,即深绿色:浅绿色:黄色=1:2:l,但由于aa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在成熟后代中只有AA和Aa,且比例为1:2,A项正确;若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Aa ×AA,则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绿色(AA):浅绿色(Aa)=1:1,B项正确;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即Aa×Aa,则成熟后代为AA:Aa=1:2,杂合子的概率为 2/3,当自交次数为n时,则杂合子的概率为(2/3)n,C项错误;由于aa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D项正确。
考点:本题以基因型为aa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为背景,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人体内对内环境稳定起调节作用的是(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 B.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
C.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 | D.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哺乳动物的卵子及其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III 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
B.若形成的卵细胞中出现了a基因则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 |
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
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中,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小体![]() ![]() |
B.胚芽鞘尖端![]() ![]() |
C.雌蛾![]() ![]() |
D.小肠黏膜![]()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分化、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是细胞和细胞核体积缩小 |
B.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
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与之有关的主要细胞器是溶酶体 |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激活,都可能导致癌细胞的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中没有核糖体,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 |
B.人体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细菌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
C.质壁分离中,洋葱细胞的失水是水分子逆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 |
D.新宰的禽、畜,如果马上把肉做熟了吃,肉老而味道不好,过一段时间再煮,肉反而鲜嫩,这与溶酶体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杂合子也会出现患病
症状,但症状会轻于此病的纯合子。下图示该病的遗传图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Ⅱ4和Ⅱ5的遗传信息传递规律有差异 |
B.Ⅱ5和Ⅱ6生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4 |
C.若Ⅱ5同时为红绿色盲携带者,Ⅱ6色觉正常,则他们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4 |
D.此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在适宜温度下某农作物CO2吸收量随环境CO2浓度变化的曲线。该图可以表明
A.光合作用强度与环境CO2浓度成正比例关系 |
B.a点时农作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
C.b点是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临界点 |
D.b点前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b点后是光照强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措施及对应的生物学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农田种植作物一年两茬,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
B.栽种秆矮、叶直而小的作物,能增加种植密度,有益于增大光合面积 |
C.温室条件下,通过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作物对有机物的吸收 |
D.经常疏松土壤可以促进植物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矿质营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