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2、分析题图:图示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其中①是杂交瘤细胞,②是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解答 解:(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它们的原理依次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动物细胞增殖.
(2)从小鼠体内提取B淋巴细胞之前,需对小鼠注射特异性抗原,使小鼠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
(3)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聚乙二醇),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聚乙二醇)和生物肥(灭活的病毒).因此,与原生质体诱导融合相比,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特有方法是灭活的病毒.
(4)①细胞是杂交瘤细胞,需要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
(5)杂交瘤细胞具有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点.生产的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细胞膜的流动性 动物细胞增殖
(2)注射特异性抗原
(3)灭活的病毒
(4)杂交瘤 选择性
(5)无限增殖 产生特异性抗体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要求考生识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原理等,掌握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及应用,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 |
B. | 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是因为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
C. | 当种群达到c点后,种内斗争的程度最激烈 | |
D. | 从b~c相对于a~b的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min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血糖浓度/mg•mL-1 | 0.75 | 1.25 | 1.10 | 0.90 | 0.75 | 0.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 |
B. | 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 |
C. | 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 |
D. | 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分组及实验处理 | 株高(cm) | 叶绿素含量 (mg•g-1) | 光合速率 (μmol•m-2•s-1) | |||||
15天 | 30天 | 45天 | 15天 | 30天 | 45天 | |||
A | 对照(自然条件) | 21.5 | 35.2 | 54.5 | 1.65 | 2.0 | 2.0 | 8.86 |
B | UV照射 | 21.1 | 31.6 | 48.3 | 1.5 | 1.8 | 1.8 | 6.52 |
C | CO2浓度倍增 | 21.9 | 38.3 | 61.2 | 1.75 | 2.4 | 2.45 | 14.28 |
D | UV照射和 CO2浓度倍增 | 21.5 | 35.9 | 55.7 | 1.55 | 1.95 | 2.25 | 9.0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待检测的物质 | 使用试剂 | 呈现颜色 |
A | 花生种子中的脂肪 | 苏丹Ⅳ染液 | 橘黄色 |
B | 马铃薯中的淀粉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 |
C | DNA | 健那绿染液 | 绿色 |
D | RNA | 吡罗红 | 红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