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装置的玻璃罩密闭,带刻度的玻璃管内红色液滴可以移动,用来测定装置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

B. 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呼吸

C. 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

D. 假设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或只进行厌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实验装置图:装置一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一测量的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的量;装置二中,清水不能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装置二测量的是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氧气量的差值

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有氧气的消耗,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氧气量相等,可知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A正确;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说明没有氧气的消耗,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有气体产生,因此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呼吸,B正确;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有氧气的消耗,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多于消耗氧气量,可知酵母菌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C正确;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即没有氧气的消耗,也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说明酵母菌既不进行需氧呼吸也不进行厌氧呼吸,即酵母菌已经死亡,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研究发现,生物体中多种结构或物质存在螺旋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细胞分裂时,可见染色质螺旋化形成的染色体

B. 沃森和克里克通过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发现 DNA 双螺旋结构

C. 多肽链组成相同,但盘曲方式不同的蛋白质功能不一定相同

D. 水绵属于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无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 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 曲线b-c 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 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蛙成熟的未受精卵具有活跃的DNA合成能力,而脑细胞则无这种能力,从而不能分裂。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核移植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蛙成熟的未受精卵中DNA合成所需的酶是在细胞质中的____上合成的,并通过______进入细胞核中;除此之外,细胞溶胶还为细胞核代谢提供所需的_____等。

(2)脑细胞无核部分仍能够生活一段时间,但最终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单独的细胞核不能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本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 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本尼迪特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 1、3、5、6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 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 4号试管内呈红黄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 4号试管内呈红黄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则在氧气浓度为a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

B. 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所占的比例是2/5

C. 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9 mol氧气

D.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例是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 ②④ B. ①③ C. ④⑤ D. 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表示“华恢1号”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1回答:
(1)杀虫基因通过①~④,最终在宿主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叫做
(2)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图2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点),据图2分析: ①人工改造质粒时,要使抗虫基因能成功表达,还应插入
②人工改造质粒时,用限制酶Ⅰ处理,其目的是:
第一,去除质粒上(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Ⅱ分别切割经过②过程改造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情况是
(3)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黏性末端为 ,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