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玉米常作为农业科研的重要材料。图1表示玉米细胞的某一生理状态;图2表示温度恒定条件下,另两个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在图2曲线中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对应的点,若玉米长期处于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则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除图1中的两种细胞器外,植物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还有__________。
(2)图2中M点之前(左侧)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该因素不足直接导致光合作用中生成的__________较少,进一步直接限制了__________。
(3)图2中大于a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后,限制曲线1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
(4).正行通风、合理密植、施有机肥等措施可以缓解__________较低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制约。
【答案】有 不能 细胞质基质 光照强度 [H]和ATP C3的还原 温度 C02浓度
【解析】
据图图1表示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场所,图中CO2除了提供给叶绿体,还有一部分排到了大气,说明细胞中呼吸作用强度比光合作用大。图2表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
(1)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在图2曲线中,当光照强度较低时有对应的点,若玉米长期处于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没有有机物积累,则不能正常生长。无氧呼吸也可以产生CO2,因此除图1中的两种细胞器外植物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还有细胞质基质。
(2)图2中M点之前(左侧)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该因素不足,影响光反应,直接导致光合作用中生成的[H]和ATP较少,进一步直接限制了C3的还原。
(3)图2中大于a点光照强度后限制曲线1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
(4)正行通风、合理密植、施有机肥等措施缓解CO2浓度较低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制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没有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A. 甜是显性性状 B. 非甜是显性性状 C. 相互混杂 D. 环境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研究发现: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请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素是通过影响靶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过程起作用的
B.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C.胰高血糖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减少
D.健康人进餐后,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并趋于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如图实验,下列实验预期正确的是( )
A.若a=b,且b>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B.若a>b=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C.若a>b,且b>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D.若a=b,且c>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RNA四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选材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斐林试剂检测胡萝卜汁中的还原糖
B. 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
C. 将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混合,摇匀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
D. 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问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
A. 12800 B. 12544 C. 12288 D. 110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
(1)图中只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两种,未体现的另两种成分是 .
(2)该食物网中,蛇和鼠的关系是 .
(3)在对植物进行种群密度取样调查时,常采用 .
(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