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生态系统 | |
B. | 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 |
C. | 自然演替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
D. | 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是均匀的 |
分析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人类可以砍伐树木,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解答 解:A、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弃耕的农田不一定能形成树林,即还需要适宜的自然条件,A错误;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B正确;
C、自然演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C错误;
D、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和结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②④⑤ | C. | ④⑤⑥ | D. | 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使酶失活 | |
B.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
C. | 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 |
D. | 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中不含生长素,因为生长素是植物激素 | |
B. | 在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中,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 | |
C. | 在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采集、调查方法为取样器取样法 | |
D. |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密度,属于生物防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抗体、溶菌酶等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 |
B. | 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会传染艾滋病 | |
C. | 结核杆菌等抗原主要通过体液免疫清除 | |
D. | T细胞、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是发挥免疫作用的免疫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授粉 | 紫红粒玉米(粒) | 黄粒玉米(粒) |
Ⅰ | 587 | 196 |
Ⅱ | 0 | 823 |
Ⅲ | 412 | 38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所以它们的通透性是相同的 | |
B. | 因为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所以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中是均匀分布的 | |
C. | 所有生物膜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 |
D. | 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共同组成生物膜系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九江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九江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增加至K值时,其种群的出生率为零
B.池塘中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D.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