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圆叶牵牛有蓝紫色花和紫红色花,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A_B_)时,表现为蓝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均表现为紫红色.如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 F1自交得F2),根据信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组合F1株数F2株数
蓝紫色紫红色蓝紫色紫红色
①紫红色×紫红色2620271211
②蓝紫色×紫红色84024279
(1)花瓣细胞中的色素位于液泡(填细胞器名称)中,催化色素合成的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填细胞器名称);基因A、a与B、b控制花瓣颜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表明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2)亲本组合①中F2蓝紫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4种,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frac{8}{9}$.
(3)选出亲本组合②中的蓝紫色花植株,若让其自交,则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紫色:紫红色=5:1.对亲本组合②的F1中一株蓝紫花植株进行测交,后代中紫红色花植株占$\frac{1}{2}$.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圆叶牵牛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A_B_)时,表现为蓝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A_bb、aaB_、aabb)均表现为紫红色.纯合紫红色植株与紫红色植株杂交,F1都是蓝紫色,F1自交得F2,F2中蓝紫色:紫红色=271:211=9:7,是9:3:3:1的特殊情况,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 解:(1)花瓣细胞中的色素位于液泡中,催化色素合成的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由亲本组合①中F2花色蓝紫色:紫红色=271:211=9:7可知,控制花瓣颜色性状的基因A、a与B、b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亲本组合①中F2花色蓝紫色:紫红色=271:211=9:7可知,该组合F1的基因型为AaBb,故F2蓝紫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frac{1}{16}$AABB、$\frac{2}{16}$AaBB、$\frac{2}{16}$AABb、$\frac{4}{16}$AaBb共4种,杂合子占(2+2+4)÷(1+2+2+4)=$\frac{8}{9}$.
(3)亲本组合②中,F2花色的蓝紫色:紫红色=242:79≈3:1可知,亲本组合②F1的基因型为一对基因显性纯合,另一对基因杂合,即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亲本组合②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故亲本组合②F2蓝紫色花植株的基固型及比例为$\frac{1}{3}$AABB+$\frac{2}{3}$AaBB(或$\frac{1}{3}$AABB+$\frac{2}{3}$AABb),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与比例为蓝紫色花:紫红色花=($\frac{1}{3}$+$\frac{2}{3}$×$\frac{3}{4}$):($\frac{2}{3}$×$\frac{3}{4}$)=5:1.亲本组合②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测变为AaBB(蓝紫色花)×aabb(紫红色花),后代紫红色花植株的比例为$\frac{1}{2}$aa×lBb=$\frac{1}{2}$aaBb,或AABb(蓝紫色花)×aabb(紫红色花),后代紫红色花植株的比例为1Aa×$\frac{1}{2}$bb=$\frac{1}{2}$Aabb.
故答案为:
(1)液泡      核糖体     自由组合     两对非同源染色体
(2)4      $\frac{8}{9}$
(3)蓝紫色:紫红色=5:1      $\frac{1}{2}$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现有三支试管甲、乙、丙,先向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是乙试管与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B.甲试管与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C.甲试管与丙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D.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无法完成实验目的是(  )
A.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B.观察DNA和RNA的分布
C.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形态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某生物(2n=4)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图甲和图乙中染色体数与DNA数相同
C.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交叉互换造成的
D.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数量分别为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
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健康成年男子在10℃的环境下散热量为a,从10℃来到25℃的环境中短时间的散热量为b,长时间在25℃的环境中的散热量为c,在没有增减所穿衣服的情况下,则数量关系是(  )
A.a>b=cB.a>c>bC.a>b>cD.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据如图所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选项中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CC远源杂交形成的后代,再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杂交后代的幼苗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培育而成.
(2)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AABBCD,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14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②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配对.
(4)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具有双螺旋结构.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