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 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 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 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稀有稳定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研究,从DNA复制、RNA转录到蛋白质翻译均起了很大的作用。

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情况,可经过染色后用显微镜直接观察,用同位素标记法无法观察染色体形态,A错误;用18O标记H2OCO2有力地证明了O2来自于水的分解,B错误;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转移途径,C正确;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P是DNA的特征元素,应该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 杂交育种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外,另一个结果是获得纯种

C. 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

D.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不出现纺锤体

B. 精原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数不会大于核DNA数

C. 细胞每次分裂前都会进行核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 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只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太空中,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②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③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该地区,调查结果不一定大于实际值

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⑤从30℃的环境进入5℃,小白鼠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相应增加。

⑥抗体、淋巴因子和血红蛋白均存在于内环境中。

A. 5项 B. 4项 C. 3项 D. 2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把淀粉,脂肪、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容器,调整PH2.0,保存在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下的物质是( )

A.淀粉胃蛋白,氨基酸、脂肪、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脂肪、胃蛋白酶、多肽、水

C.淀粉、脂肪、胃蛋白酶、多肽、水

D.葡萄糖、甘油、脂肪酸、多肽、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支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

C.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关于“探究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B. 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 32P 标记噬菌体,离心前若不搅拌,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强度偏高

D.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也可以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捕食关系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

B. 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

C. 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D.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片具体流程为:解离漂洗制片染色

B.使用50%的酒精能够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C.先用低倍镜找到排列紧密呈正方形且有大液泡的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

D.无法看到一个完整的细胞动态分裂过程,因为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