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棚蔬菜生产中经常同时受到亚高温(35℃)和强光的双重胁迫,而脱落酸(ABA)能够调节植物对逆境的胁迫作用。为研究ABA调节植物对亚高温和强光胁迫的机理,研究人员用大棚番茄植株进行了相关实验(注:实验开始时,各实验组已用相应喷施物预处理三天),部分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CK为昼温度25℃+400mol·m-2·s-1 人工正常光+植株叶面喷水;
W为昼温35℃+800mol·m-2·s-1人工强光+植株叶面喷水;
A为昼温35℃+800mol·m-2·s-1 人工强光+植株叶面喷30mg· L-1 ABA溶液。
(l)ABA除具有题中体现的功能外,还具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棚番茄植株叶绿素分布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其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___光。图2为各组叶绿素含量变化曲线图,请利用高中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粗略比较起始时(0天)各组叶绿素含量的多少________________(仅写出设计思路)。
(3)据图1和图2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5mM的钨酸钠能够抑制植物ABA的合成,为进一步确认ABA对番茄净光合速率的调节作用,还需设置T组(具体设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第5天CK、W、A、T组净光合速率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种子休眠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红光和蓝紫 取等量的各组叶片用无水乙醇分别提取色素,然后用纸层析法进行色素分离并比较色素带是蓝绿色和黄绿色的宽度 ABA能通过减缓亚高温和强光下植物叶绿素的减少,从而减缓植物净光合速率的降低 昼温35℃+800mol·m-2·s-1人工强光+植株叶面喷5mM钨酸钠 CK>A>W>T
【解析】
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脱落酸的作用、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1) ABA除具有题中体现的“能够调节植物对逆境的胁迫作用”的功能外,还具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种子休眠。
(2) 番茄植株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依据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原理可推知,欲粗略比较起始时(0天)各组叶绿素含量的多少,其实验设计思路为:取等量的各组叶片用无水乙醇分别提取色素,然后用纸层析法进行色素分离并比较色素带的颜色为蓝绿色和黄绿色的宽度。
(3)图2显示:与CK对照组相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W(亚高温和强光的双重胁迫)组和A(亚高温和强光的双重胁迫并施以ABA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而且胁迫开始时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幅度较小,后期下降的幅度较大,但胁迫时间相同时,A组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幅度小于W组;图1显示,与CK对照组相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W组和A组的净光合速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但胁迫时间相同时,A组下降的幅度小于W组。综上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ABA能通过减缓亚高温和强光下植物叶绿素的减少,从而减缓植物净光合速率的降低。
(4) 已知5mM的钨酸钠能够抑制植物ABA的合成。为进一步确认ABA对番茄净光合速率的调节作用,还需增设一组在亚高温和强光的双重胁迫的同时在植株叶面喷5mM钨酸钠的T组(具体设置为昼温35℃+800mol·m-2·s-1人工强光+植株叶面喷5mM钨酸钠)。由于5mM的钨酸钠能够抑制植物ABA的合成,导致T组植株体内ABA的含量比W组少,据此结合图1呈现的信息可推知,第5天CK、W、A、T组净光合速率大小关系为CK>A>W>T。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橘小实蝇为害多种水果和蔬菜。在治理虫害时,农业技术员先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再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使其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最后引入它的天敌——寄生蜂,进一步消灭橘小实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应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B. 使用性引诱剂不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
C. 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D. 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互利共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甲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乙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
B. 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6300个
C. 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
D. 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是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工程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对于1型糖尿病,除了传统的注射胰岛素疗法外,科学家还在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图4显示科学家通过两种新型的途径,获得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类胰岛B细胞,其中P基因和M基因能表达相应产物调节胰岛B细胞发育。
(1)途径一中的过程①可以认为是______。
A.分化过程B.分裂过程C.脱分化过程D.再分化过程
(2)途径二中过程②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
(3)据图分析,途径一和途径二分别属于生物工程中的______。
A.细胞工程、基因工程
B.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C.细胞工程、酶工程
D.酶工程、基因工程
(4)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易受免疫攻击,而上述途径一中获得的类胰岛B细胞(类型一)不会被免疫系统识别、攻击,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______。
A.类胰岛B细胞内部的遗传物质与胰岛B细胞不同
B.类胰岛B细胞表面的特异蛋白与胰岛B细胞不同
C.胰岛B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转化为类胰岛B细胞
D.皮肤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使免疫系统不能识别
(5)途径二中,重组DNA分子导入胰岛A细胞后会形成类胰岛B细胞,请从分子层面分析,与正常胰岛A细胞相比,类胰岛B细胞(类型二)所具备的特点: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蓝蝶幼虫分泌的蜜汁是红蚁最喜欢的食物,红蚁发现大蓝蝶幼虫后会将其带回蚁巢,和同类一起分享其分泌的蜜汁,蜜汁被吃完后,大蓝蝶幼虫会散发出红蚁的气味和声音,让红蚁误认为它是自己的同类,大蓝蝶幼虫就可以在蚁巢内走动且大吃红蚁卵和幼虫,并躲避天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蚁有助于大蓝蝶幼虫避开与其它蝴蝶幼虫的竞争
B. 大蓝蝶幼虫和红蚁两者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C. 大蓝蝶可以在没有红蚁的地方繁衍后代
D. 大蓝蝶幼虫与红蚁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地区蝗虫的抗药性(A)对不抗药性(a)为显性,如图表示该地区蝗虫进化的基本过程,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蝗虫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该地区蝗虫的______________。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________的现象,蝗虫新种产生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_。
(4)该地区蝗虫群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经过人工喷洒农药,不抗药的蝗虫全部被杀灭,抗药的蝗虫自由交配一代后,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经这种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骨髓腔中的骨髓,幼年时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转化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一次性失血过多时成人的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骨髓组织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 在骨髓中成熟的B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C. 黄骨髓转化为红骨髓过程中细胞内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D. 黄骨髓转化为红骨髓的过程体现了某些细胞分化具有可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能量流经某种植食性动物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 摄食量 | 粪便量 | 呼吸消耗量 |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能量() | 530 | 330 | 110 |
A. 表示的能量为
B. 流向第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至多为
C. 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中有通过呼吸作用散失掉
D. 表中四个量之间没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J·m-2·a-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食物网中太阳鱼与幽蚊幼虫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B. 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
C. 浮游动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2730 J·m-2·a-1
D. 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幽蚊幼虫消失,则鲈鱼获得的能量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