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如图所示为ATP来源及部分用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可表示光合作用,该过程产生的ATP可用于发光发电
B.图中酶1与酶2是两种不同的酶,两者均具有专一性
C.图中②所示分子也是组成RNA的原料之一,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如图中③指的是生物膜的物质运输,则该运输为主动运输

分析 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反应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解答 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即C3的还原,A错误;
B、图中酶1指的是ATP合成酶,图2指的是ATP水解酶,专一性是酶的共性,B正确;
C、图中②指的是ADP,而ADP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后才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错误;
D、在生物膜的物质运输方面,消耗ATP的有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姓,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这4对基因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下面是与绿色子叶圆粒高茎豌代(yyRrDd)有关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①为自交后代中的单显性个体,其占自交后代总数的$\frac{3}{8}$.
(2)如果将亲本性状改为绿色子叶圆粒灰种皮豌豆(yyRrGg)作父本,隐性个体(yyrrgg)作母本,杂交得到④的表现型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一草地生态系统,图甲表示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图乙表示某同学绘制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图丙表示此生态系统中的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

(1)图甲中,已知茎秆高度:车前草 < 狗尾巴草 < 狼尾草。路边生长的应该是上述三种植物中的 ,相对于另外两种植物,这种植物能在路边环境中表现出生长优势的原因是植株的 和茎秆高度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图乙中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图解可以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3)图丙中的 表示b的同化能量, 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4)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图丙中这四种生物a、b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 ,若M1 5M2(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则生态系统稳态将会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分析回答:
(1)如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植物生长所需要甲元素的量比乙元素的量少.在土壤中乙元素的浓度分别为A、B、C时,其中在A浓度下施含有乙种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已知乙元素是DNA和各种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其化学符号是N.
常在水淹条件下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减少,为什么?有氧呼吸受到抑制(进行无氧呼吸) ATP合成量减少,导致植物根系主动吸收矿质元素的量减少.
(2)自从能固定CO2、释放O2、沉淀碳酸盐的蓝菌在距今约35亿年前产生以后,地球大气圈的化学组成以及岩石圈都发生了缓慢而不可逆的改变:大气中CO2含量下降,自由O2得到积累.上述文字说明的主要观点是生物能影响环境.
(3)各种无机盐在原生质中具有一定的比例,若人体体液中Na+的含量计为100,则K+为368,Ca2+为310,Mg2+为0.7,Cl-为12900,这种比例与海水的成分相似.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角度看,这一事实说明了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3)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Ca(NO32…1.0克
MgSO4…0.25克
KH2PO4…0.25克
KCL…0.12克
FeC13…0.005克
H20…1000毫升
①用此培养液培育某高等植物时,往往要给培养液中通人空气,以利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要使该植物生长良好,根据光合作用所必须的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光照,和CO2
②植物在吸收培养液中的矿质离子时,主要是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进行的.经过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03-较少,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③若除去该培养液中的MgS04,将直接影响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合成.
④该配方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矿质元素是N、P、K、Ca、Mg、S,微量元素是Fe(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本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雌雄配子之间的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能储存在D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一定不同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育种方法中,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新物种的是(  )
A.基因工程育种B.杂交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像
B.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后观察
C.若视野内光线太暗,可换用倍数较高的物镜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及速率,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图1是番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是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中培养番茄的幼苗,图3是图2装置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并记录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CO2、[H]和ATP.要想使叶绿体内A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不提供CO2或增强光照.光反应中O2的生成发生在类囊体膜内,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5层生物膜.
(2)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2所示的装置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0.5s时,14C出现在A中;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CH2O)和B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条件)来探究CO2中碳的转移路径,用到的实验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
(3)将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3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c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左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g(18时)点.在12点之后的下午某时间段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
25273137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3所示曲线的e~f段获得的.
(4)要测定图2装置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请简要叙述实验的设计思路:
①设置如图2一样的装置,将该装置遮光或黑暗处理.
②控制与图2相同的环境条件.
③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液滴刻度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