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回答下列关于神经、激素调节和内环境的问题.
[1]图1是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
(1)图1中神经冲动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递顺序为
 
(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脊髓灰质炎患者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的症状,是因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了图中编号为
 
 的部分.
(2)图1中神经信号在⑥处和③处的传导(传递)有什么不同?
 

[2]图2所示为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A、B、C代表器官,①、②、③代表激素,Ⅰ、Ⅱ代表作用过程.
(1)图2中能表示激素调节基本方式的编号是
 

(2)若图2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则图中字母A和B代表的器官分别为
 
 
.若图2中所示腺体为睾丸,其分泌的睾丸酮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使体内贮存的脂肪减少等作用.个别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睾丸酮,则Ⅰ和Ⅱ所示作用过程会
 
(增强/减弱),预测对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
 

(3)当人从温暖的空调房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体温调节过程,此时人体调节体温的方式是
 
,并简述其调节过程
 

[3]图3中A表示激素运输至靶细胞的过程;B表示激素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3中A过程的内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那么胰岛素主要通过
 
 的运输到达靶细胞.如果胰岛素与B中的⑦结合,则靶细胞内发生的物质变化主要有
 

(2)人类的糖尿病有I和II两种主要类型,其中II型糖尿病一般都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这与靶细胞有关,推测II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可能是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神经调节和题意调节的题目,先解读题图获取相关信息,然后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分析综合做出解答.
解答: 解:[1](1)分析图1可知,①是感受器,③传入神经元,⑧中间神经元,⑤传出神经元,②效应器,在该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递顺序为①③⑧⑤②;⑦是脊髓灰质,内含神经中枢,若⑦被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就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的症状.
(2)由题图可知,⑥是突触,③神经纤维,神经信号在两处的差别是)⑥处以化学信号单向传递,③处以电信号双向传递.
[2](1)分析图2 可知,能表示激素调节基本方式是Ⅰ、Ⅱ.
(2)分析图2 可知,若图2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则图中字母A和B代表的器官分别为下丘脑、垂体,若图2中所示腺体为睾丸,其分泌物睾丸酮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使体内贮存的脂肪减少等作用,如果长期服用睾丸酮,体液中睾丸酮量高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抑制性腺活动,严重会导致性腺萎缩.
(3)当人从温暖的空调房内走到寒冷的室外,受寒冷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垂体,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增加,促进机体代谢,产热增加,由此可见,此过程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是代谢方式.
[3](1)分析题图3可知,如果图3中A过程的内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那么胰岛素主要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靶细胞,胰岛素与⑦胰岛素受体结合,就会促进糖原合成,促进糖的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
(2)若人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导致靶细胞异常,不能识别胰岛素,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血糖浓度升高,造成糖尿病.
故答案应为:
[1](1)①③⑧⑤②⑦(2)⑥处以化学信号单向传递,③处以电信号双向传递
[2](1)I、Ⅱ(2)下丘脑    垂体   增强   抑制性腺活动,严重会导致性腺萎缩
(3)代谢方式           受寒冷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垂体,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增加,促进机体代谢,产热增加
[3](1)血液循环    促进糖原合成,促进糖的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
(2)靶细胞受体异常,不能识别相关激素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神经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运用题图反应的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乙烯的作用下,生长素的合成减少
B、若没有生长素,植物体内无法合成乙烯
C、生长素可在转录水平上影响乙烯的生成速率
D、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菠萝开花方面起协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B、细胞的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细胞在癌变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并不能说明动物个体已经衰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小组对某地群落进行调查,获得如下结果,请分析回答:

(1)图1表示群落中物种数量与面积的关系,据图可知,调查该地区物种数量时,应选取样方的面积为
 

(2)调查时选取了5个适宜面积的样方,获得数据见下表.
物种
个体数量
样方
A B C D E F G H I J
1 0 2 2 0 6 3 0 4 10 0
2 6 4 0 3 0 0 5 3 0 8
3 3 0 2 6 8 4 6 5 12 6
4 5 2 0 6 4 0 8 0 8 10
5 2 0 4 5 0 3 0 6 9 10
A~J之间的形态结构差异属于
 
多样性.样方1中B物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主要是由
 
 
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
 
引起的.
(3)图2是某种取食农作物的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可知,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年,此后该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A.病原体感染         B.基因发生致死性突变        C.定期喷洒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          D.改变农作物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机磷化合物在农业生产中作为杀虫剂被广泛使用,长期以来因使用其量大、范围广,容易造成水体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
(1)为了筛选甲胺磷的降解细菌,将农药厂的甲胺磷污染土壤悬液涂布在
 
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以对降解菌进行定向的
 

(2)在分离得到的菌株A中检测到了ophc2蛋白,可以催化甲胺磷的降解,这种蛋白质是在细胞的
 
上合成的.若要定量分析ophc2蛋白的催化能力,应测定单位时间内
 

(3)为了测定菌株A降解效率,配置0mg/L、10mg/L、30mg/L、50mg/L、70mg/L的甲胺磷溶液,测定不同浓度甲胺磷溶液的吸光值,画出标准曲线,得到吸光值与甲胺磷浓度的关系:y=0.02x-0.01,如图所示.
将含有100mg/L甲胺磷的菌株A培养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培养5天后,测定吸光值,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降解率=(初始甲胺磷浓度-降解后甲胺磷浓度)/初始甲胺磷浓度,则取得的最大降解率等于
 
(忽略细菌对吸光值的影响和培养液体积变化),若甲胺磷自身化学分解,则计算的降解率数值会
 
(偏大、不变、偏小).
温度 15℃ 20℃ 25℃ 30℃ 35℃ 40℃
吸光值(菌株A) 1.71 1.53 1.15 0.49 1.32 1.89
(4)继续分析细菌的16S rDNA可以鉴定种类,提取得到菌株A的DNA后,通过
 
扩增得到大量的16S rDNA,进而对细菌分类.
(5)导入ophc2基因的烟草可获得降解有机磷的能力,烟草花粉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为了避免转基因烟草的花粉对野生型烟草造成基因污染,可将ophc2基因导入烟草细胞的
 
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如图表示“华恢1号”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crylA基因通过①~④,最终在宿主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叫做
 

(2)杀虫基因(crylA)是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属于
 
工程技术范畴.
(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改造质粒时,要使抗虫基因能成功表达,还应插入
 

②改造质粒时用限制酶Ⅰ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Ⅱ分别切割经过②过程改造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再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情况是
 

(4)一个图所示的质粒分子在限制酶Ⅱ切割的前后,分别含有
 
个和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
 
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I.产前诊断是优生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的羊水检查是对孕妇进行检査的一种手段.羊水检查多在妊娠16~20周进行,通过羊膜穿刺术,采集羊水检查.请回答
(1)在进行染色体分析时,通常选用处于有丝分裂
 
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
 

(2)在胚胎只有8个细胞时进行染色体检测,取出一个细胞对胚胎影响不大,因为这时的细 胞
 
高.
(3)在一次羊水检查中发现一男性胎儿患有某种遗传病,调查发现丈夫(甲)和妻子(乙) 均表现正常,甲的姐姐和乙的弟弟均为该病患者,而甲、乙双方的父母表现正常.
①请绘制出该家庭三代的遗传系谱图.
②根据对此家庭的调查结果推测,如果甲和乙再生一个健康女孩的几率是
 

II.(1)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 致死.现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子一代果绳共214只K,其中雌蝇143只.那么,控制这对相对性 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分别是
 

(2)一只雌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果 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F1的雌雄个体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
①在野生型和突变型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②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能否确定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
 
.请简要说朋推断过程:
 

③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最好选择F1中雌性为
 
型,雄性为
 
型作为杂交的亲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啮齿类动物如小鼠、家兔繁殖力较强,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常被用作遗传研究的模式动物.
(1)一对纯合的灰色雄兔与白色雌兔杂交,F1均为灰色,F1个体自由交配,F2出现的性状分离比为灰色:黑色:白色兔为9:3:4,说明家兔体色最可能由
 
对基因控制,F2白兔中的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
 

(2)已知小鼠的黑毛和黄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黑毛由隐性基因(d)控制,但不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通过调查统计种群中具有该隐性性状小鼠的
 
可以初步推测该基因的位置.若进一步研究可以进行杂交实验,选择
 
的亲本进行杂交,如果后代表现为
 
,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3)研究证明黄毛和黑毛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基因控制,并且其中一个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黄毛小鼠多次交配后得到子代存活小鼠中,黑毛鼠与黄毛鼠总是表现出1:2的比例,说明致死基因是控制
 
毛的基因,子代黄毛鼠的基因型是
 

(4)现有基因型为DD的小鼠早期胚胎,希望利用这一材料培育敲除D基因的小鼠,如果用转基因技术使d基因取代基因D,操作过程中通常采用
 
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含d基因的DNA片段如图所示,所利用的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TACC,请在方框内画出被此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所形成的含d基因的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同一种科学探究方法可能会被不同的科学探究过程所采用,相同的生物材料也可能在不同的实验中被应用.下列有关科学探究方法及生物实验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观察线粒体均可用藓类小叶作实验材料
②观察有丝分裂及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均可用洋葱根尖作实验材料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均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
④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及探索血糖平衡的调节均可用模型构建的方法
⑤微生物培养基以有机营养为主,MS培养基则需提供大量的无机营养
⑥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进行鉴定及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均可用纸层析法
⑦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及记数均可用平板划线法
⑧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时,用蒸馏水对红细胞进行洗涤.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