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乙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细胞 | |
B. | 乙和丙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为零 | |
C. | 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丙、丁 | |
D. | 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A、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是次级精母细胞;由于是精巢切片,所以不可能是极体细胞,A错误;
B、乙和丙细胞中着丝点都已分裂,所以染色单体的数目为零,B正确;
C、甲、丙、丁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
D、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可能存在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因此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不同,D正确.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 |
B. |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 |
C. | 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
D. | 假说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
B. | 通过测交实验证明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 | |
C. |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
D. |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分布 | |
B. | 核糖体是蛔虫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唯一共有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 |
C. | 发菜的核糖体一部分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一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 | |
D. | 通常情况下,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发生在核糖体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C结构 | |
B. | 具有双层膜的结构为A、B、C、F | |
C. |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与D结构有关 | |
D. | 参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结构只有B、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