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1:图示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
分析图2: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1)图1中AB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1变为2;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
(2)图1中的BC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后单体还没有分离的时期,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或者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期以及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即图2中乙、丙细胞含有染色单体,处于BC段;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没有单体,即甲细胞.
(3)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比为1:2,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故答案为:
(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
(2)乙、丙 甲
(3)8 1:2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I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 B. |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 ||
C. |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 D. |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喷洒同种植物 | |
B. | 2周后,将3盆植物的生长素洗去 | |
C. | 向同种植物的幼苗喷洒生长素,并置于黑暗处4周 | |
D. | 另外取6盆相同植物幼苗,相同条件下培养,只喷洒蒸馏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细胞内温度、pH的影响 | |
B. | 细胞代谢发生在内环境中,内环境必须保持各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 | |
C. | 氧气为有氧呼吸的原料,组织液中氧气含量必须维持绝对稳定 | |
D. | 即使二氧化碳为细胞代谢终产物,组织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也要维持相对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遵义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红绿色盲症基因的传递哪项是不可能发生的( )
A.外公 → 母亲 → 女儿 B.奶奶 → 父亲 → 儿子
C.奶奶 → 父亲 → 女儿 D.外公 → 母亲 → 儿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枣阳白水高中高二暑假开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正等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属于 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图中的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
(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 。
(4)图中的胰岛A细胞、B细胞分别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它们的作用相互 ,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其主要的靶器官是 ,若胰岛B细胞受损人会得糖尿病,这主要是因为 。
(5)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网络是 其中免疫系统是通过它的 等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激素是信息分子 | |
B. |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 |
C. | 激素是有机分子 | |
D. |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