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frac{2}{3}$,细胞外液约占$\frac{1}{3}$
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D.淋巴和组织液与血浆相比蛋白质含量较多

分析 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解答 解: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frac{2}{3}$,细胞外液约占$\frac{1}{3}$,B正确;
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C正确;
D、血浆中的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和淋巴,所以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是细胞外液;识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将小鼠依次置于25℃、0℃、25℃环境中,每一环境中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共测10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表:
表一:
25℃0℃25℃
起始123456789
A0.450.450.440.450.550.550.520.500.460.45
B0.310.310.310.300.300.600.620.380.330.32
C0.230.230.230.230.180.170.160.220.230.23
(1)据题中所给信息可知,进入0℃环境时,首先增加的是哪项生理指标:A(填表中字母),它代表的是促甲状腺激素;表一中C项代表的是皮肤血流量.
(2)实验过程中,能调节小鼠产热量的生理指标是A和B(填表中字母),能调节小鼠散热量的生理指标是C(填表中字母).其中表一中A的分泌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这两种激素中对A的分泌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3)与25℃相比,0℃条件下表二选项中符合事实的是B.
表二:
产热量散热量耗氧量肾上腺素含量体内酶活性
A增强
B不变
C减弱
D不变
(4)实验中若破坏小鼠的下丘脑,与正常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之外,还能直接观察到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D
①食欲情况;         ②尿量的多少;    ③精神萎靡与否
A.仅能观察①B.仅能观察②C.仅能观察③D.①②③都可以做为观察指标
(5)由题中所给信息可知,参与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神经和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将目的基因导入玉米茎尖分生区细胞和小鼠受精卵,应分别采用的方法是(  )
A.显微注射法 农杆菌转化法B.基因枪法 花粉管通道法
C.农杆菌转化法 农杆菌转化法D.基因枪法 显微注射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胰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C.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C.②只能进入①和③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选项中的物质组成相同的是(  )
A.雄性激素与生长激素B.脱氧核糖核酸与三磷酸腺苷
C.核糖核酸与磷脂D.脱氧核糖与血红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眼睛棕色(A)对蓝色(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棕眼、色觉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蓝眼色盲的儿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基因型与父亲相同的概率为(  )
A.0B.$\frac{7}{8}$C.$\frac{1}{4}$D.$\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浆,其率领的科研团队从青蒿(2n=18)中提取出的青蒿素,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
(1)假设野生型青蒿素青杆(A)对紫红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F1代中白青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frac{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该F1代中紫红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frac{1}{8}$.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7.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该事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控制生物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