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某种转基因植物的部分操作步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可将含分子Ⅱ的细菌筛选出来
B、Ⅲ是农杆菌,通过步骤③将目的基因导入植株
C、⑥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并可以同时翻译出多种蛋白质
D、①过程的完成在体外进行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某种转基因植物的部分操作步骤,其中①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②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细胞;③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株;④为肽链;⑤为tRNA;⑥为mRNA.
解答: 解:A、由图可知,利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可将含分子Ⅱ的细菌筛选出来,A正确;
B、Ⅲ是农杆菌,步骤③是通过农杆菌感染植株进而将目的基因导入植株,B正确;
C、⑥为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翻译出一种多个蛋白质,C错误;
D、①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该过程的完成在体外进行,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某种转基因植物的部分操作步骤图解,考查基因工程、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操作步骤及应用;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课题小组在探究“甲细菌和乙细菌的生长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把甲细菌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不产生甲细菌的菌落;
实验二:把乙细菌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不产生乙细菌的菌落;
实验三:把甲细菌和乙细菌同时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产生了新的菌落、甲细菌的菌落和乙细菌的菌落.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课题小组得出了以下结论:①甲细菌在代谢中可产生乙细菌生长必需的物质、乙细菌在代谢中可产生甲细菌生长必需的物质;②甲细菌和乙细菌间会产生基因重组导致变异的发生.
(1)请设计相关实验来继续探究结论①是否科学.
 

 

(2)请设计相关实验来继续探究结论②是否科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中的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B、C、H、0、N是组成生物体内酶所必需的元素
C、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D、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蛇体内有S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鼠体内有T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蛇捕食鼠之后,蛇体内一个细胞内含有的蛋白质种类、核酸种类及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
A、S,1,20
B、S+T,1,20
C、S+T,2,40
D、少于S,2,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糖类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C、淀粉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D、纤维素是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利用所给的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分别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35S标记的氨基酸)、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过程:
步骤一:分别取等量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含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装入两个相同培养皿中,并编号为甲、乙.
步骤二:在两个培养皿中接入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步骤三:放入
 
,培养一段时间,分别获得
 
 
的噬菌体.
步骤四:用上述噬菌体分别侵染
 
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放入离心管内离心.
步骤五: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
预测实验结果:

(1)在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
 
图.
(2)在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
 
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的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由于艾滋病病毒(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如果应用一定的生物工程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
大致步骤如下:
a.将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重组细胞①; 
b.取出重组细胞①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②;
c.电脉冲刺激重组细胞②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d.将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a中,获取的目的基因,在体外可通过
 
大量扩增,在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前,需构建重组DNA,该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
 

(2)步骤b利用的技术是
 
,胚胎工程操作中最后环节是
 

(3)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培养如下:早期胚胎→内细胞团→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用
 
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用于饲养层的细胞一般是
 
,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有几个(  )
①噬菌体  ②蓝球藻  ③酵母菌  ④乳酸菌     ⑤支原体       ⑥衣藻      ⑦念珠藻  
⑧颤藻     ⑨水绵   ⑩小球藻?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青霉菌?黑藻.
A、6B、7C、8D、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若亲本产生的重组配子占其全部配子的比例为m,则子代中红?绿荧光胚胎数量占胚胎总数的比例为(  )
A、m
B、
m
2
C、
m
3
D、
m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