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遗传的基本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绵羊的长毛与短毛、棉花的细绒与长绒都属于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DNA结构及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特异性由碱基的数目及空间结构决定
B.DNA分子中一个磷酸可与两个核糖相连
C.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作为复制时的模板
D.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与DNA聚合酶不能同时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胸腺嘧啶
B.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
C. 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D. 此实验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经过处理后的鸡粪沼液来培养小球藻,以降低沼液中的氨氮、总磷等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鸡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鸡未摄入的能量
B.此生态系统中,小球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这种措施有利于减少水华、赤潮现象
D.小球藻制造有机物时所需要能量来自鸡粪沼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研究表明果蝇的眼色受两对完全显隐性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所示。用纯合红眼雌蝇与纯合白眼雄蝇交配,F1中雌蝇全为紫眼、雄蝇全为红眼;让F1雌雄蝇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眼∶红眼∶白眼=3∶3∶2。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B、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
(2)若设计上述实验的反交实验,则亲本组合为__________,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3)果蝇还有一对等位基因(D、d)与眼色基因独立遗传,该基因隐性纯合时能引起雄性胚胎死亡。已知另一对红眼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所得F1中也仅出现雌蝇紫眼和雄蝇红眼,且比值为1∶1,但F2中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则F2中有色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的比值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Ⅱ5和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
③如果Ⅱ7和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
④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中t2时植食性昆虫数量约有6000只,则A所对应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______,P点时该种群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某植食性昆虫属于图乙中_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一部分。
(3)图乙中,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b→d过程的碳流动形式 是______________,c→b的途径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过程进行。用字母表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
(4)假如图乙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其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种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信息,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该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
B.若该激素为雌性激素,它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C.该“激素—受体”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后作用于核内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