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广泛,其生理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下面是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的实验方案,请你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   
(1)实验原理: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的特点是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2)实验过程与方法:
①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插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
②实验:将插条分别用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处理(如图1所示)8~12h后,再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置于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③建模: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2所示.

(3)结果分析与评价:
①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300~500mg•L-1萘乙酸(NAA)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②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其原因是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③为了提高所建数学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请改正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一处明显的不足是:增加每组插条数目(或重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1)实验原理: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3)①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300~500mg/l萘乙酸(NAA)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②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其原因是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③为了减少实验偶然性带来的误差,所以增加每组插条数目或重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故答案为:
(1)两重    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3)①300~500 mg•L-1萘乙酸(NAA)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②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③增加每组插条数目(或重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点评 本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b、c、d代表的液体依次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与b、d相比,c液体的主要特点是c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
(2)人体内不同的细胞生活的环境不同,其中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3)通常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组成均会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4)人走路过多,脚掌会磨起“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茎、芽生长的影响,此图没有给你的信息是(  )
A.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二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不敏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回答下列关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问题
CO2的浓度、光照强度、温度是最常见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某学生兴趣小组用真空渗水法探究影响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设计方案如表.
组别实验条件30min内上浮叶圆片平均数(片)
温度光照强度NaHCO3浓度
组120℃80w白炽灯2%
组210℃120w白炽灯2%
组320℃w白炽灯2%
组430℃120w白炽灯2%
组520℃40w白炽灯2%
组620℃80w白炽灯1%
组780w白炽灯0%
(1)为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将组3中的白炽灯亮度控制为120w.为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将组7中的温度控制为20℃.
(2)依据真空渗水法探究影响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的基本原理,本实验可根据实验变量中的30min内上浮叶圆片平均数(片)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氧气会积累在细胞间隙.
某研究人员根据系列实验得到的大量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图甲、图乙、图丙.

(3)图甲中,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加到某一强度时,叶圆片上浮片数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受温度和CO2浓度外界因素的限制.
(4)若25℃-30℃为最适温度,则图乙中的A曲线表示的温度为AC(多选)
A.5℃B.25℃C.45℃D.65℃
(5)若图丙为20℃时测量绘制的曲线图,则组1、组5实验结果中,30min内上浮叶圆片平均数(片)分别为6、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有机化合物,X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Y为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胆固醇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Y有关
B.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C.细胞膜上的Z是可以运动的,而Y是静止的
D.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
B.泡菜坛应该选择材料好、外表美观的坛子,只要不漏水、不渗水就行
C.泡菜制作时可以加入少许“陈泡菜水”,目的是增加乳酸菌菌种
D.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科研人员对溶菌酶进行适当处理,得到了多种突变酶,并测得50%的酶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结果见表.据此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数目二硫键数目Tm/℃
野生型T4溶菌酶Cys51,Cys9741.9
突变酶CCys21,Cys143152.9
突变酶FCys3,Cys9,Cys21,Cys142,Cys164365.5
(注:Cys上角的数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链的位置)
A.与野生型T4溶菌酶相比,突变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B.突变酶热稳定性的提高与半胱氨酸的位置有关
C.突变酶基因与野生型酶基因的碱基对数量相同
D.溶菌酶的热稳定性与其二硫键数自呈负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中编号①~⑤的图象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图象,识别不同时期
B.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C.据图分析,图②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象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①③④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邢台市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3H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