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给患者注射某种抗体后,患者体内相应的B淋巴细胞将增多
B、接种乙肝病毒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体的过程不需要T淋巴细胞参与
C、在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
D、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
分析:1、体液免疫的过程是: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处理曝露出抗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促进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物,被吞噬细胞进一步吞噬、消化.
2、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分为三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组成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解答: 解:A、抗体的功能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不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A错误;
B、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体液免疫过程中需要T淋巴细胞参与,B错误;
C、在一次免疫应答中,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作用于抗原物质,抗原物质存在就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因此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C正确;
D、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是识别抗原不具有特异性,巨噬细胞还参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时属于第三道防线,D错误.
故选:C.
点评:对于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正常人体中不同组织细胞分化过程的模式图,图中字母表示受精卵中的基因,则肌细胞、红细胞和神经细胞(  ) 
A、含有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B、含有的mRNA完全相同
C、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完全不相同
D、分化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表是某昆虫摄食植物后的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消耗量
能量(kJ)410210130
A、昆虫的同化量是410kJ
B、昆虫的粪便量属于植物同化的能量
C、呼吸消耗量用于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储存在昆虫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为280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膝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伸肌肌群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一条传入神经元可与不同的神经元相连
C、b处注入麻醉剂后,在②处检测不到膜电位变化
D、在c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称为屈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现代各种工业活动使镉、铅、铜等多种元素在环境中含量大增,对生物产生了一定毒害作用.

(1)为了解镉污染对细胞核的伤害,可取培养在含镉和不含镉培养液中的蚕豆根尖进行
 
处理后,利用
 
染色并制成临时装片,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
(2)下表是一项研究“镉和锌对蚕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叶绿素含量单位:mg/g?FW).
Zn (mg/L)02.551020
Cd
(mg/L)
00.7610.7800.8430.7980.592
0.50.7580.7230.8150.6200.808
2.50.7100.7030.7680.6730.750
12.50.6730.7800.8080.7930.715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随着土壤中镉浓度的增加,蚕豆的叶绿素含量
 
,这将直接影响蚕豆的
 
速率,不利于植物生长.但如果在受镉污染的土壤中加入
 
mg/L锌,则可以明显减轻镉对植物的危害.
(3)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植物来回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或水体.如图是种植在受到不同程度铅污染的土壤中的三种植物体内铅含量.如图植物中,最适合用于修复受铅污染较严重地区土壤的是
 
,但所种植的植物不宜用作家畜饲料或者沼气池发酵,理由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的各项生命活动变化趋势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不同CO2浓度[①组670μmol/mol、②组570μmol/mol、③组470μmol/mol、④组(对照组)370μmol/mol]处理下春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及积累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春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就是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
B、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逐渐增大
C、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会通过影响暗反应来影响干物质的量
D、随CO2浓度的增加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推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的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情况是从
 
 
;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
 
(填数字);若植物体在含C1802的环境中生长,一段时间后,植物体周围空气中有没有可能出现18O2
 

(2)在乙图中,若a图所示为阴生植物曲线,则阳生植物曲线与其相比,C点应
 
移,A点应
 
移;由b图可知,40℃时植物能否显示生长现象?
 

(3)在乙图中,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应选择光强为
 
(填.“A”、“B”或“C”),温度为
 
.并且要用
 
色的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温度下﹙t1<t2<t3<t4﹚.测得光照相同时间后各装置内O2的增加值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O2的消耗值,结果如下表.经分析可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t1t2t3t4
光照下O2的增加值2.76.012.512.0
黑暗下O2的消耗值2.04.08.012.0
A、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植物在t4温度时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最多
C、在该光照条件下,t4温度下装置内叶片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
D、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若均给予24小时光照,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均大于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