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刚毛与截毛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现用纯合的刚毛红眼雄果蝇与截毛白眼雌果蝇杂交得F1,F1相互交配得F2的性状表现如下图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果蝇性染色体组成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为 。
(2)两对性状的遗传都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请结合染色体组成判断刚毛、截毛基因位于图中 区段,红眼、白眼基因位于图中 区段。它们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3)F2中刚毛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用其与F2中的雌果蝇随机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高三第三次调研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人员检测晴朗天气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情况,并将检测结果绘制成下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增大是导致ab段、lm段Pn增加的主要原因
B.致使bc段、mn段Pn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C.致使ef段、op段Pn下降的原因是光照逐渐减弱
D.适时浇水、增施农家肥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保定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湿地从岸边到近水边的区域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请回答相关问题。
(1)湿地不同区域的物种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湿地核心区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分层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
(2)湿地在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及可进行生态旅游,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3)随着环境变化,该湿地陆续出现了不同种类的灌木和乔木,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演替,在此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___________能力逐步提高。
(4)右图表示该湿地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保定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螺旋现象普遍存在于多种物质或生物结构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细胞核内存在DNA解开双螺旋的现象,则此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B.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的双链也随之解旋
C.某些蛋白质具有的独特螺旋结构决定了其特定的功能
D.藤本植物螺旋方向不同的原因是:在环境作用下,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东北三三校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高三模拟理综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早在1977年,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周围发现了热泉。热泉喷出的海水温度超过300C,并且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样的海水中,竟发现大量的硫细菌。这些硫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下列对这些硫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化作用类型是自养型 B、利用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
C、利用热能合成有机物 D、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一下问题:
(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未在图甲中体现的有 。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2hm2范围内,第一 次捕获40只鼠,全部标记,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 只/hm2.
(3)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 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4)给牧草施加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食草昆虫和蟾蜍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图乙。图中曲线Ⅱ表示 体内的放射性强度。若实验再增加对蛇体内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其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 (填“高于”或“低于”)曲线Ⅱ的峰值。
(5)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上图丙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K值得数据为 ,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女性患者甲和该表现正常的男性都是纯合子 | |
B. | 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
C. | 患该遗传病的子女一定可以从女性患者甲获得致病基因 | |
D. | 该遗传病在后代子女中发病率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